上周(1月3日)写了一篇 《2018,一个中年创业者的中年危机》 ,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他们鼓励我坚持这个系列。今天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85级清华校友林伟在威灵顿演讲俱乐部的一篇演讲——《永远不会太晚》。我想,这不就是我们中年企业家的心声吗?
前段时间和很多年轻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涉及到的一个话题就是:“你年纪大了,再玩这个2B2C的生意,能不能在2C端做?”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互联网时代,会出现两种类型:80后、90后互联网“原驻民”(Native)和60后、70后互联网“非原驻民”.作为80后、90后一代互联网原生,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在2C端创业自然会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玩家,自然对玩家(用户)的一切都非常了解,这是一种天赋,你无法否认。
今天,我们来谈谈“OK?还来得及吗?”这个话题,我带给朋友们一些思考:
“自信区(comfort zone)和非自信区(uncomfort zone),尽快从你的自信区里走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信区。比如你是技术专业的。碰到技术的话题就会滔滔不绝,看起来很自信。技术是你的自信地带。再比如,我们是一个财务比较的平台。对于2B的金融科技业务,我们觉得没有人能打倒我们,金融科技是我们的信心地带。
创业往往需要逆向思维、跨界思维.有创新和颠覆的地方,往往需要的是你的逆向思维和跨界创新,这可能是你不自信的地方。创业,你一定要选择走出过去的自信区,因为很多时候,你过去的思维会禁锢你,甚至你过去所谓的经验也会成为你现在创业的负担。
如何走出自信区?不断学习和尝试.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学习和尝试?
举一反三是最好、也是最简洁的方法.
比如2014年,我们刚开始做移动金融领域的金融平台的时候(现在已经改成推@比较),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获客、留存率/损失率、日活/月活、ARPU、队列分析。其实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关键指标和我们在互联网1.0中为银行做的营销漏斗是一样的,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衡量指标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化。
再比如:今天流行的用户画像、用户标签,和我们以前做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时的特征标注和特征提取原理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是现在用的是大数据的技术架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支撑很多移动互联网实时业务的需求。
即使是以互联网为傲的小数据试错,在自动控制理论的系统优化学.也只是一个小儿科的样本数据实验
然而,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我们害怕它或轻视它。不去尝试,就觉得不靠谱,放弃了。这可能是以往经验带来的局限。
因为,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计算能力(云计算)已经变得超级发达和廉价,这些我们以前不敢想、认为不可能自动化的数据驱动技术,可以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全面自动化。这种全面的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互联网业务的营销和运营效率,这是互联网创新、数据驱动所能带来的巨大内生能量。
现在,我特别感谢我爸在火车上和南京大学一位教授的对话,让我选择了自动化这个被称为万金油的专业。其实仔细想想,万金油不就是今天时髦的跨界吗?(当时我们上学的时候叫混沌理论,所有不知道边界或者模糊的东西都叫混沌),但是当时不清楚或者不清楚的东西,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都可以解释清楚,计算清楚。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坦率讲,现在人工智能的理论和算法与我90年代读研究生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依然还是神经元网络、深度学习等。但是,因为互联网化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因为并行运算和AI芯片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大数据和运算能力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在金融领域、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征信、反欺诈和智能投顾等方面,这就是时代的发展。
总而言之一句话,尽早地走出自己的自信区,来到自己的非自信区,无论你是否创业,这都将是你一生中最值得做的一种尝试,你将体会到其中的其乐无穷。
如果你真的想做,永远都不会晚!(It i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也许种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二十年以前,但更重要的是,排名第二的最佳时间,就是今天。这是我今天最想送给朋友们的一句话,祝大家周末愉快。
卅西,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