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见面课测验答案

  

  编辑导语:基于我们的工作习惯,接手一个项目,需要和业务方沟通,才能决定后续的工作流程。整体先于部分存在,B端产品也是如此。b端产品更强调商业,需要对商业有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如何了解商业呢?以家装行业为例,笔者分享了自己的B端业务分析方法,大家来看看吧。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目的实现之前有目的;没有整体,我们就无法理解局部。   

  

  都说B端产品业务性强,要对业务有充分的了解。那么你是怎么理解业务的呢?本文将分享自己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工作经验(以家装行业为例)。   

  

  00-1010这是我四年前开始养成的习惯。我接手一个项目,先和业务方聊天,尽可能完整地了解目前的业务流程,然后用流程图描述。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记录业务方对系统的期望,但不进行沟通。   

  

  在画业务流程图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两个要求:   

  

  以家装业务为例:   

  

  什么是家装?那就是:让房子看起来能住人。复杂装修分为自装、半包、包、半包主材、局改、全案等。   

  

  但是家装业务有一个基本的业务流程(主轴),即获客转化交付,如下图所示:   

  

  当然,我不能一上来就画这个东西。都是经过大量沟通和记录整理出来的。这个主轴是我自己的习惯,不是规格,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   

  

  解释这个流程图。首先,我定义了三个节点状态:意向客户、合同签订和完成,并用它们来收尾三个阶段。这样一来:   

  

  快速划分业务边界,更清晰地描述业务,便于沟通和理解。其实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系统,而是三个相关的系统。只要触发机制和数据生成的现场要求受到系统的约束。甚至按照资源优先或者业务优先,可以考虑先做某一部分。   

  

  单个主轴无法完整描述业务,需要进一步完善流程图。这里的改进是描述“阶段”,这个阶段是如何流动的,发生了什么。审查说明:只关注业务,不关注角色。   

  

  

一、了解完整的业务,画流程图

  

  

  在这里,你会发现营销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每种方式又分为不同的渠道。   

  

  

1. 营销阶段

  

  

  这里的流转顺序是“意向”“面试、定金、折扣”设计方案预算签约。这种描述的原因是:   

  

  因为公司不同,跟单过程只有几件事:开会、量房、定金、设计方案、预算报价(这里不考虑设计费)。在这个阶段补充完流程之后,接下来可能需要考虑一个东西:工作流引擎。让每个公司配置自己的业务订单。   

  

  

2. 设计跟进阶段

  

  

  送货是家装业务中最复杂的部分。这一块的描述太多了,就不赘述了。   

  

  上面的流程其实是我收集的信息的结构化呈现,可以清晰的展现商家之间的关系。由于它指导我进行产品设计,它还可以帮助我向合作伙伴解释业务。   

  

  

3. 施工阶段

  

/h2>

大型系统一般都有好几个产品经理,各自负责一个模块,但是强业务的系统,模块跟模块之间耦合无法避免,且共用很多基础内容。

所以即使我只负责某一个模块的情况下,也会要求自己去了解业务的全貌,了解整个系统如何使用。以此来避免一些错误、重复的设计。

二、组织架构是系统的核心

业务系统中组织架构的坑,往往通过其他业务体现。

这里的组织架构不仅仅是『部门』之间的关系,更是企业经营逻辑、数据关系和业务边界的具象体现。

家装公司的管理各种各样,管理思路也百花齐放:

以上只是其中几种,这里还涉及到一些概念如:

  • 门店间的数据是隔离的、业绩也是隔离的
  • 一个客户可能是A门店的来源,但是在B门店进行履约合作
  • 线上来源的订单,基于渠道进行划分管理,但是可以指派给任意门店
  • 多个门店可能在同一个主体报税,也可能独立报税
  • ……

不过,不是所有问题都是由系统来解决的,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推送公司进行调整。但是这所有的前提都是:充分了解当下的组织架构以及规划好未来的系统的组织、数据管理方案,才能跟业务方进行讨论。

关于组织架构的设计,我没办法给到通用的『方法』,只能强烈的建议一定要了解行业的『组织架构』,我主导过两次线上系统的大重构:一个是关键业务模块的重构,一个是组织架构的重构。其中组织架构的重构是我最痛苦的一次,因为基本所有上游模块都跟组织架构有所关联。

重构的方案设计,不仅要考虑你要做成什么样,还要协同开发一起找到所有可能影响的数据点,输出调整方案、全流程测试、数据清洗等等。

三、总结

数字化这两年热火朝天,未来也势必延续很多时间,但是很多系统做的,还不如用Excel。

产品难受于:客户怎么那么多问题,客户怎么不会用;

客户难受于:这个系统不好用,这个功能不完善,这个设计不符合预期。

问题其实一直出在产品经理身上,因为我们除了要提升产品设计能力以外,我们还要额外的学习更多的行业知识,要学习分散在几个、几十、上百个人身上的知识。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本文由 @koc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