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之星手环8个季度

  

  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可穿戴设备依然没有名誉扫地,但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形成了一个年出货量1亿台的大市场。Gartner预测,2021年全球将出货5亿台可穿戴设备,总收入550亿美元。   

  

  这个市场未来的格局会是怎样的?   

  

  近日,华米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黄接受了36Kr的专访,分享了他对可穿戴市场的看法。华米科技是米波段的厂商,也是小米生态链的头部公司。   

  

  

硬件创业,最容易碰到哪些坑?

在可穿戴市场,华米和苹果是最成功的两家公司。苹果的优势在于强大的品牌、资金和技术储备。相比之下,华米就弱多了。   

  

  华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凭借小米的渠道、品牌和可穿戴市场的崛起,短短两年成为该领域的领军厂商,并于2018年初成功上市。一路上可谓一帆风顺。创业公司风生水起并不奇怪,但能避开一个新兴行业的所有陷阱,真的很神奇。   

  

  王黄认为,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华米的核心团队是一个“成熟的团队”。王黄本人是科技行业的连续创业者,之前的创业为他积累了经验。“我们都做过平板电脑,这是一个更复杂的市场。在此之前,我们从事技术和相关操作系统的工作。所以这个行业,我们其实是看着它一路走来的。我们知道在行业的哪个节点做什么样的定义好的产品,怎么走。”   

  

  另一方面,小米是华米的战略投资者,可以为华米提供品牌、渠道和资金支持。两方面结合起来,很多困难都可以在台面下解决,不会出现外界所看到的巨大冲突。   

  

  硬件创业,最容易遇到的坑之一就是供应链问题。老罗的锤子在这方面吃了不少苦头,但王黄绕过了这个坑。   

  

  富士康是最容易想到代工的,华米有小米做战略投资者,找富士康生产不难。但是华米从一开始就没有找过富士康。   

  

  “我们不找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富士康的体量和它的成本必须要和苹果同量级的苹果手机公司相匹配。一个手环这么大的创业公司,肯定会给你配一个内部三流,甚至五流,六流的团队。那我还不如找个中等规模的供应链公司。因此,我们正在寻找新加坡上市公司和a股上市公司(除富士康以外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王黄说,“但老罗做手机的时候,先去了富士康,这就是区别。”   

  

  创业之初,老罗在供应链上遇到了很多陷阱。他也因为手机的生产力和良品率问题和富士康有过矛盾。   

  

  

未来四五年智能手表会持续增长

  

  

  对于可穿戴行业,有时会有“爆发式增长”的论调或预测。   

  

  但王黄认为,这个行业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而是一直在教育市场上一步一步往前走。一类成熟了,再下一类。手表成熟后,下一步会是什么还有待观察。可能是眼镜,智能鞋,或者其他产品。   

  

  对于今年可穿戴市场增长放缓,王黄表示,主要原因是手环增长放缓。到目前为止,手环已经成长了近五年。手串的基数已经很大了,不可能像前两年那样增长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   

  

  但是手表依然高速增长。王黄认为,在未来四到五年内,手表将会有持续良好的增长。“就我们自己的销售而言,手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非常快。我觉得现在增长最快的一定是手表。整个行业并没有放缓。”   

  

  

可穿戴手表、手环主要玩家,未来或只剩苹果、小米

王黄认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可穿戴手表和手环,是非个性化的产品,科技感很强,时尚的属性很小。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向少数几家领先公司集中。   

  

  他预言,纯电子屏幕的手表和手环,最终可能世界上只有小米和苹果。苹果占据高端产品,小米占据低端。夹在中间的Fitbit可能会逐渐消失,或者成为比较小的存在,华为和三星也是如此。王打了个比方:   

  

  夹心饼干中间的那一层最难吃。上面有人打,下面有人推,就直接压扁了。   

  

  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小米和苹果占据前两位。IDC数据显示,2018年Q2,苹果出货量占比17%,小米15.2%,是仅有的两家占比超过10%的厂商。   

  

  Fitbit曾经是市场份额最高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但随着Apple Watch等高端产品设计和功能的日益完善,mi band强势崛起。但Fitbit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优势上不如前者,逐渐失去市场份额,2017年亏损2.772亿美元。   

  

     

  

  IDC数据:2018年Q2各大公司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   

  

  相比之下,以性价比取胜的mi乐队依然活得很好。2014年Mi band发布,凭借高性价比迅速占领市场。2017年,Q1超越Fitbit,一度成为出货量第一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除了这种流行的手环和手表,王黄认为还会有更多个性化的可穿戴设备。   

  

  以手表为例。未来会有一些混合手表。比如指针式手表有电子功能,可以测心率,检测健康状况。   

记录步数,但不需要很大的显示屏,就像很优雅的瑞士手表。

黄汪认为,手环手表方面,三年后就可以看到很多个性化产品。至于智能衣服、鞋子,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于手环、手表的生产商,未来也不局限于硬件厂商,汽车、运动鞋服品牌也可能加入进来。

未来可穿戴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不可能全世界只有一个手表,一种手环,它应该是有LV的手表,LV的手环,阿迪达斯的手表,阿迪达斯的手环,它可能甚至还有宝马、奔驰的手表手环。大家都有对不同品牌的喜爱,不同的个性化选择,这个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