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上飞的飞机上,突然有乘客听到一声巨响或者看到窗外有一道闪光,他们乘坐的飞机可能被闪电击中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应该尽快着陆,检查雷击对飞机外壳、结构和电子设备的潜在损害。这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操作,但也会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取消。最近的测试表明,降低雷击概率的最佳方法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之:对飞机外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充电。
在飞行过程中,正负带电粒子(也就是离子)会在飞机表面堆积,尤其是机头、机尾、翼尖等尖锐的地方。如果飞机在大气中进入带电区域之前,机身出现较大的电荷差或极化现象,带电离子更容易沿着飞机流动,与云层形成完整的电回路,从而导致较大的放电和雷电。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师卡门格拉-加西亚(Carmen Guerra-Garcia)和同一实验室的研究生科林帕万(Colin Schmidt)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找到了一种解决带电离子积累的可能方法:给飞机施加负电荷。
去年,瓜拉加西亚和帕万使用了一个10米高的电场发生器来测试模型飞机,并记录了飞机表面的电荷在不同条件下是如何积累和消散的。相关数据发表在今年1月的《地球物理研究:大气层》(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大气)。数据证实是沿着机身的离子流(相当于“导火索”)触发了闪电。因此,对飞机表面施加负电荷可能有助于防止放电现象。目前,该团队正在研究如何在飞机表面应用离子来削弱极化效应。
“给飞机充电听起来很疯狂,但负电荷可以阻碍机身表面正电荷的积累,从而堵住诱发闪电的导火索。”挪威卑尔根大学航空工程师帕罗夫科奇金指出。在他自己的研究中,Kochikin记录了新飞机在试飞过程中遇到闪电的次数。受这项成果的启发,他正在建造一个雷暴模拟器,可以产生不同的带电空气和水蒸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