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

  

  我出生在豫东平原的一个普通村庄,在那里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是我的家乡。   

  

  长大后会在外学习工作,成为半个城里人,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后来把父母接到身边,和家乡的联系更是可有可无。   

  

  今年春节,我因为某种原因回了趟老家。所见所闻所感,五味杂陈。   

  

     

  

  下了高速公路,进入县城。县城不再是一个小县城,规模是20年前的两倍多,新区高楼林立,非常现代化。据说县城正在积极准备升级为县级市。   

  

  “村村通”工程做得好,村村通公路。驶出县城后,很快就要回到家乡的村庄。然而,与20年前相比,这个村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正在衰落。除了个别家庭,大部分村民住的房子都是20多年前装修的房子。虽然不是危房,但早就该翻新重建了。   

  

  小时候,村里经常有人盖新房,生机勃勃。为什么不现在重建?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必要。就像家家户户都有车一样,基本上村里家家都有在城里买的房子。当然,男生结婚,在城里有房就更标准了。   

  

     

  

  一年很多次,老家人不住村,全家都住在县城。在节假日,或者农忙期间,我会回到村子里住一段时间。村里也有居民,主要是一些行动不便,不愿意上楼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需要改造房子了,所以村子还是20年前的样子。   

  

  年轻的时候,我同学当了村小学的校长。恭喜之后,我让他照顾好几百个学生。他苦笑着说,二十多!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少?他说这还是两个村委会的所有学生,只有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所有的孩子都去县城读书了。   

  

  那时候我在村里上小学,一至五年级两个班。上课的时候,校园里有很响的书,下课的时候,到处都是学生追逐打闹。放学的时候,出校门的学生都很忙。教学楼建好了,教学设施好了,学生却没了。本来新生孩子就少,大部分都去城市读书了。农村小学已经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   

  

     

  

  从生孩子到娶妻。大妈直勾勾地从村东数到村西。有十几二十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还没娶老婆,也娶不到。大叔说,我穷的时候,一个村子没有那么多光棍,这辈子就过去了!   

  

  没钱吗?不完全是。再多的礼物,二三十万总能买得起。又不是没房子,县城的套房都买了,连车都有。但是从十八岁到十九岁,说到三十多岁,我就是说不出来。主要原因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难免有少部分男性娶不到老婆。   

  

  考虑到努力上进的优质女生留在城市不回,男生娶的老婆就更少了。虽然这些女孩很多都留在了城市,但是已经在城市扎根的她们是不可能嫁回农村的。城市剩女和农村剩男就像正负两极,没有交集。   

="春节回乡观察:回不去的故乡,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三十多年前,B超技术出现,能提前识别胎儿性别,不少女胎被流产,很多家庭生出了传宗接代的男婴。高兴自豪了很多年,现在却笑不出来了,娶不上媳妇儿,香火延续又成了问题。

离婚的女性在农村也很受欢迎,很快就能再嫁。带个女娃更好嫁,带个男娃也不愁嫁。甚至有带男娃的妇女明确说,嫁过来不再生育,男方咬咬牙也同意了。把带过来的男娃养大,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将来他也会给自己养老送终。

我的家乡已不可避免的衰败,没有了生机勃勃的气象,有的只是衰老、逃离和寡汉。三十年后会怎样呢?或许生我养我的小村庄会自然消亡吧。

越来越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乡村是不可调和的吗?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