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南站,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是1/3/15(在建)/金山线的超级枢纽,也是很多人的共同记忆。
记住生命的烙印,渐渐成了代名词。居住在漕河泾、渐康、凌云、长桥等街道的70万居民仍然习惯于称他们的地区为“南站”。
2014年,徐汇开始了南站的二次开发。整个地块更新为“徐汇中城”,由万科运营,规模70万。
该项目分为三期,一期和二期已投入运营。三期正在建设中,商业部分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根据规划,8.5万's的商业定位是未来的城市花园,包括7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城和1.5万平方米的商业街区。
对于不同生活半径的人群,中城希望商业能为1公里外的居民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家庭聚会场所,并在更远的5公里外打造一个充满惊喜和探索的体验之旅。
2020年,南站将迎来15号线开通。届时将有3万人在中城工作,还有公园路1号的居民,人流会相当理想。
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是位于中城的70,000 特色绿轴中央公园。
围绕这一独特的绿轴资源,万科沿绿轴分离出部分商业体量,形成了绿轴与商业融合的特色步行街。
商业裙楼利用一系列交错的盒子来营造更舒适的尺度,创造丰富的商业界面,并在顶部形成多个空中阳台。
因此,裙楼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将绿色景观充分延伸到室内,突破了传统商业室内与室外的界限。
-image/0bfbc3d9c72246be866f27cccd28598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88" inline="0" alt="对话万科:徐汇中城三期,对标六本木的活力新中心!"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不止如此,方案还以退台、下沉广场、屋顶花园为特色,成为吸引游客不断重游和探索的理想购物胜地。
建筑融入自然环境,通过街巷将整体商业与绿轴联通。
在柳州路和沪闵路分别设置了两个商业落客区,与商业裙楼紧密相连,同时也方便顾客快速到达地铁下沉广场和中心文化广场。
下沉广场作为特色商业街,通过景观大台阶,将地铁与地面中心广场相连。
商业裙楼设有影院、小剧场、高端餐饮、最美菜场等特色业态,结合屋顶花园和空中露台,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花园。
2020年,一座对标东京六本木的都市活力新中心,将重塑枢纽新坐标,横空出世!
话事厅 X 万科
Q:未来徐汇中城将打造立体步行交通路网,能否详细介绍下?
A:目前设想的规划方案:人行以地铁站厅为起点,进入与项目商业相邻的下沉广场,而后进入B2商业空间,通过室内垂直交通系统可到达地下与地上的各层商业,办公空间。
同时可以沿下沉庭院中的室外景观台阶和自动扶梯,拾级而上,到达街区商业-即与公共绿轴相接的商业村落,顺着户外街区和绿轴直至其他地块的办公与住宅。
所以人行系统是一个从B2到L1到高层塔楼的立体及户内动线,户外动线结合的组合系统。
Q:三期商业规划有主题分区,能否详细介绍下?
A:分区有lifestyle生活轴、商务休闲轴、中心文化广场、village旗舰店区、绿色生态下沉式广场。
Q:三期邻近在建15号线,是否算上盖项目?若是,三期的商业定位是什么?
A:三期商业和15号线直接连接。三期商业是结合了自然、人文、科技三大元素的商务家庭兼顾的项目。
Q:15号线南部缺乏商业,三期开业后很可能吸引大量人流,对此有什么期待?
A:本项目将填补徐汇中城区域优质商业项目的缺乏,希望成为区域商业标杆,敬请期待。
Q:未来商业的业态分布、比例有何计划?
A:业态会兼顾商务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充分结合自然、人文、科技三大元素考量,打造宜人的消费生活场景。业态比例还在不断优化调整当中,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