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 五
撰稿:成宇
“初五”又叫“破初五”。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初一和初五是一个原始的时间节点。至今,一些老农把“五天”称为“掌天”。在古代中原,每五天就有一次集市,初一到初五的春节是春节的节点,意味着春节已经过去,所以叫“破五”。
其次,春节期间,说话做事都有各种禁忌,比如不能生米煮饭,不能给女人缝补,不能打碎东西,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等。天津诗人冯文勋曾在《丙寅天津竹枝词》中写道:“新郑女子忌生米太多,连生米都不能煮;小心拿着杯子,小心别打碎了第五个。”到了第五天,这些禁忌就可以解除了,生活恢复正常。俗话说“破初五解禁,生火做饭”,这也是初五被称为“破初五”的原因之一。
第三,天津人也把“破五”叫做“破无极”,所谓“五穷”是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突破无限”蕴含着富贵荣华、人际和谐的美好寓意。“五穷”不破,就穷一年,甚至穷一辈子,原因就是“穷神”。相传“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也是最不受欢迎的神。第五天,人们把“穷皇后”的符码割下来,放在尘土上,用簸箕舀出来,倒在街上,放鞭炮,称为“送穷土”。据说之所以选择初五“送穷土”,是因为“破初五”的谐音是“抛土”,即扔掉一切污秽、厄运、厄运,以求祈求一年的顺利、兴旺、吉祥。
天津有句话叫“正月初五掐小人”,也叫“正月初五剁小人”。这是为什么?第五天假期过去了,商家和商店开始营业,人们开始工作,一年的工作开始了。但是工作上的各种麻烦,往往都是小人惹的祸。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要“掐小人的嘴”,防止他说闲话。“剁了小人”把他们赶走。“掐小人嘴”和“剁小人”的方法是包饺子。这一天的饺子,人们剁馅时,声音一定要大,馅一定要碎,称为“剁小人”;包饺子一定要把边缘捏紧,以免露出馅料,这叫“捏小人嘴”。俗话说“娇子常年夹小人嘴,以避是非。”
从“初五斩小人”的民俗中,衍生出初五的另一个禁忌——初五不要拜年,如果初五拜年,会被怀疑是小人而被斩。“斩小人”是迷信,但也是人们用怪胎和流言蜚语对不道德行为的情感宣泄,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人们道德自律的作用。
除了“剁小人”,第五天还需要见财神。农历四月初四晚上拜见财神是“抢道头”,农历五月初五是拜见财神的好日子。清代鲁谷《清嘉录》记载:“正月初五是路透神的生日。金锣鞭炮,祭祀祭祀,要先利市场,必须早起迎接,即迎道头。”“送贫土”后,市民商家开始迎来五路财神,即财神赵公明及其麾下四部,即南路财神萧声、曹豹、陈九公、北路财神姚二义。
“发送穷人”和“接收财神”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