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ofo成本控制案例分析,关键成功因素法案例ofo

  

  摩拜单车和ofo的战争——关于成本和损毁率的数据和认知“竞赛”。   

  

  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摩拜单车的损坏率为10%,ofo为20%,摩拜单车lite的车辆成本为1000元,ofo的车辆成本为300元。似乎ofo更有优势。毕竟自行车制造成本更低。虽然损坏率更高,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这种细致假设的记述,戏哥就不细算了。根据媒体测算的结果,摩拜单车的总损失成本为5400万元,而ofo为1800万元。)   

  

     

  

  这也是之前ofo战略成功的原因。体验更好但成本更低的车辆,同样的容量,可以比摩拜单车更快的产出更多,更快的投放市场。正因如此,ofo更有优势。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ofo太理想化了,这个城市的人类还是以“低素质”居多。我想经常骑小黄车的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小黄车虽然好骑,但是经常没车骑!   

  

     

  

  伤害真的太多了,伤害都是各种奇葩。各种具体的低素质行为,每天在网上和现实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简而言之,小黄车好骑,但也能被轻易摧毁,却往往让人无可奈何!这个痛点也会让ofo的用户体验大打折扣。但是,摩拜单车未必能约束ofo的后发力量。主要有两点:   

  

  第一,ofo刚刚宣布日订单数突破1000万,摩拜单车的数据还没有公布。秀哥已经说了,这场骑行大战的根本原因不是暂时盈利,不是运营健康指数,不是日常生活什么的,而是用户,也就是用户消费总数。用户使用他们的车辆越多,赢家越多。   

  

  第二,虽然ofo的损坏率太高,但是数据会被搁置,实际体验会被用户吐槽。但摩拜单车如果不能解决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就会被ofo这种“普通自行车”随时可以维护的优势所逼,很难轻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