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二姨匆忙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一开口就叹了口气:“请你帮我劝劝你表妹。他现在还要卖热干面,什么书都不想读了!”
安慰完二姨,我给表姐鹏程打电话:“你妈说你要退学?”
年轻人的声音很平静:“不,姐姐,我妈妈根本不理解我,她只是不想让我创业罢了。."
1/
鹏程的创业指的是他在学校开的水果店和在热干面的店,规模不大,但盈利能力不小。现在他在每个月都能给他带来近2w的稳定月收入.
但是鹏程大一的时候,在大学所在的省会给家里买了房子和商铺,对鹏程这个月收入2w的创业项目真的很抗拒。
做生意几十年的父母都知道做生意不容易,所以不希望鹏程“跟着他们走”。况且开店做小生意也不符合他们对大学生鹏程的期望——花了那么多钱供你上大学怎么可能找不到体面的工作?
彭城有时很苦恼,父母的这种不理解甚至带些轻视.他们从来不问他在创业路上遇到的困难。每次打电话,他们都重复同一个问题:“你今天考试了吗?你得了多少分?最近成绩怎么样?”
在父母眼里,大学最重要的永远是试卷上的分数。他们认为读书是唯一体面的事情,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大学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什么更重要。
2/
相反,彭城很清楚,大学之于他的意义,不是分数也不是课堂上他无论如何也学不进去的干涩知识,而是能助他更快累积资本的人脉、平台和视野.
“姐,你知道吗?资本的魅力远大于你自己的努力,我现在也没多少钱。每次站在一些好的机会里却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真的很想有自己的资本。比如一年前,我劝父母在成都买两套房,他不听,我就看着成都房价翻来覆去,也无能为力。在大学里,积累资本的能力是被赋予的。”鹏程说这话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是那个妹妹。
鹏程觉得,他没有像大部分同学一样,把时间花在学校里,没有学习的意图,也没有尝试突破。他天天玩游戏玩手机,等到毕业慌慌张张去找工作。不如好好利用他身边的资源,便宜的房租,便宜的人力成本,自然的人群流动,想办法做点什么。
“姐姐,你知道吗,我并不认为学习不重要,也绝不会辍学,但是我真的学不会。与其虚度四年光阴,我还不如做点什么。我理解父母的担心,但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大学。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一门学科不及格。不想一直迷茫,毕业的时候再拿着简历去被选上。"
“那鹏程,你就没有过迷茫和焦虑吗?”
width="640" img_height="326" inline="0" alt="那个月入2w的大二生"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