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孩子总要离开父母,拿父母的钱创业失败怎么办

  

     

  

  本文摘自《创业就是构建美好关系》   

  

  2001年中秋节前一天,同行的一个好朋友来看我。我和老师邀请他去西湖边的桂花树下喝一杯。他的创业经历和我挺像的,和姐姐一起开的公司。酒过三巡,人微醺,朋友突然哽咽起来,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己企业的困境:作为哥哥,他非常信任姐姐,把企业交给姐姐负责经营,不料冲突双方都出现了重大问题。姐姐离职,使得团队动荡,双方家庭疏远。这位80多岁的母亲忧心忡忡。   

  

  恍惚中,他似乎把我当成了他的妹妹,抱着我流泪。“姐姐,你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哥哥?从小到大,我都没跟你来过!”他对我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有疲惫和挣扎。   

  

  他的姐姐也是我的朋友。犹豫了很久,我拨通了他姐姐的电话,告诉她,他哥哥喝醉的时候一直在叫她的名字。我说:“可能你们之间有误会吧。”她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问我:“Happy(我的英文名),你和你姐姐都是创业合伙人,她有股份吗?”我脱口而出:“是的,股权很清楚。”她说:“我和大哥一起努力了这么多年。我负责所有的业务。我带大了团队,但我没有任何公司股份。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无言以对,默默地挂了电话。   

  

  没想到,这次和朋友的聚会竟然是一次告别。仅仅一年后,正当壮年的他突发疾病去世,留下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环顾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创业者与管理团队产权不清晰是致命的问题。,家族成员创业的案例,团队内部产权单一、不清晰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一枚隐藏的炸弹。在某个时候,仅仅一个小小的争吵,就会引发暴烈的雷霆。   

  

  很多企业家把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企业的运营和市场拓展上,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销售增长,却往往对企业产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总有这样的心态:创业的伙伴都是家人,何必斤斤计较,家人之间“谈钱太伤感情”。其实不谈钱更伤感情,也伤企业。   

tter-spacing: 1.5px;">由于家族创业成员内部的产权不清晰,使得一些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乃至主导企业业务的成员,却不具有企业的产权。在企业还不大的时候,大家依托于亲情关系还可以保持团结一心,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家人之间由利益分配不均或者发展观点不一致,而引发情感的裂痕,最终使得家庭和企业双双出现危机。


很多创业者习惯用情感机制替代制度建设,这是不可取的。物质层面的公平公正,永远是情感维系的基础保障。在创业初期,家族成员最好就能确定股权比例,明确责权利;随着企业的发展,可以再增资扩股,引进家人以外新的股东。


在创业初期,“一个人的企业”,单一化产权形式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力量更加集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更需要各种外部力量的支持,这种单一股权模式要逐渐打破。


在静博士,不仅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我和妹妹两位创始人的产权关系,在弟媳进入公司后,我们又征求了父母的意见,把企业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清晰,把弟弟、弟媳这一脉的产权关系也确定下来,哪怕只是小股东,也进行了股权注册。


静博士把“合伙”分成几个层级:创始合伙人、创业合伙人、高级合伙人、一般合伙人、创客……创始合伙人是指原始合伙创业的搭档,而创业合伙人是指在公司成熟后,向对企业发展有贡献的干部开放股份,以上两种都会工商注册。而高级合伙人或一般合伙人即根据职位、贡献、司龄享有公司股权;创客则是一种机制,让员工在平台创业,享受平台和品牌带来的红利,是一种共创共担、共享、共赢的创业机制。


再小的企业都是一个“社会”,要想基业稳固,首先就要在法律层面妥善处理,明确股权,将责任和利益分割清晰。“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因为家里没有把规则定好,利益机制不明,议事方式不清,外面来的法官当然更断不了那一团“乱麻”,所以对家人合伙创业的企业来说,必须明确合伙人的利益分配机制,核心利益需要法律层面的确定和保障,甚至关于利益的沟通模式也要有规范的形式,这将大幅度地减少发生利益纠纷的概率。


把钱谈清楚,把产权明晰,是家族企业走向美好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