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团队中协调者,创业团队中的5p要素

  

  作者:大猫_张   

  

  我看了两天高田的《精准表达》。据说在日本畅销十几年,是国外咨询公司和贸易公司的必读。我觉得还是来源于芭芭拉的尖塔原理。前半部分重点讲“逻辑思维”,后半部分讲会议设计和文字制作的一些方面。作为入门培训,确实不错,但是过于详细的内容很容易让人混淆。写了一晚上的方案,没通过?我的计划准备得如此充分,以至于我被要求重写。领导是瞎子吗?我在舞台上渴了。你明白我下面的意思吗?你为什么不回应?在咨询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高田高田发现,以上问题都是职场人无法“准确表达”而导致的悲剧。方案准备好了就一定能通过?你在台上口吐白沫,观众肯定会认可?   

  

  高田贵久,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在他的书中指出,只要你能理性思考并准确表达,计划的通过就不是梦。   

  

     

  

  那么如何才能理性思考,准确表达呢?高田贵久从提案方法、假说验证、会议设计和商务文本制作4个方面,总结了5套框架,助你快速有效组织信息,明确迅速制作材料。   

  

  框架一 横向逻辑框架   

  

  虽然领导不会质疑你的方案的可能性,但每次听完汇报,最后一句“就这些了?”足以让你的心尖叫。   

  

  高田隆久在书中指出,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往往习惯于使用横向逻辑,力求不遗漏、不重复。   

  

     

  

  当然,你并不孤单。大牛总结了各种框架供你选择。   

  

  有了岗位描述的明星原则、麦肯锡的结构化思维、聚焦营销的5P理论、质量管理的pdsa,你可以直接复制这些经典框架,高效快速的达到无重复无遗漏的状态。   

  

  所以,当领导问你“就这些吗?”只要找出相应的框架,就一定能轻松应对。   

  

  框架二 验证假说5步走   

  

  我们提案的重点往往不是提案本身,而是对提案假设的验证。   

  

  如果你的计划是通过增加宣传来提升公司业绩,那么为了让计划通过,你必须验证你的假设(增加宣传可以提升公司业绩),但是如何验证未来呢?   

  

  高田在书中指出,当一件事太难、太大而无法实现时,我们不妨把它分成小块,一个一个地打破。因此,对于验证假说的5个步骤:理解目的、把握论点、构建假说、实施验证、提取启发。,来说,前两步是用来找出对方可能会问什么,而后两步则着重于回答对方的问题。经过这五步,我相信你的计划已经大致成型了。   

  

     

  

  框架三 讨论内容4定位   

ign-justify">一个方案从产生到落地,往往需要前后多次会议,那么这些大小会议又要怎么准备呢?如果一次性从宏观提议讲到具体操作,估计一整天也讲不完。

别慌,高田贵久总结了4种会议类型和对应侧重点:

项目初始会议 目的在于互相了解认识,增进感情,建立联系,协调统一。

研讨会 就论点和假说展开讨论,征求意见,为进一步明确论点和假说做准备。

中间报告 对假说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

最终报告 讨论启发,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

框架四 3种讨论形式

一般在开会前,我们会根据参会者的级别、特征和人数,对会议的讨论形式进行设计,具体如何快速设计会议,作者给出了三种框架形式:

“阅读者”or“倾听者” 有的人喜欢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人喜欢直接听对方讲述后做出决定。对于阅读者,你需要提前将详细的会议材料给到对方,而对于倾听者,则应尽可能简单明了。

“纵观全局派”or“连锁把握派” 管理者多是纵观全局派,所以纵观全局者作为主要参会者时,可以更侧重宏观问题。而对于了解具体工作的连锁把握派,则可侧重具体业务操作问题。

“自上而下”or“自下而上” 对于习惯于自上而下的管理层,最好能先亮出结论,而对于习惯自下而上的人,则需要准备更详尽的数据资料。

框架五 PPT制作框架

有秋叶大叔因为PPT创业,也有产品经理因为PPT太差被炒鱿鱼。而避免后者最简单的方法,是给你的PPT套个框架。

PPT框架≠PPT模板

我们每次上网搜PPT模板,往往是为了美化,而PPT框架,更多的则是帮助你提高效率,保证品质。用了PPT框架,你可能做不出惊艳众人的PPT,但是一套内容清晰,易于理解的PPT一定手到擒来。

制作框架:

上方必须有开头句 表明你的论点,也让大家走神时也能迅速找到重点

要符合阅读习惯 一般都是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顺序,如果打乱顺序,会让人感到“语无伦次”,难以理解。

整齐排列 一张排列整齐的PPT,会让人迅速抓住重点,并理解其中内容,而一张杂乱的PPT则相反。

总结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辛苦写的方案不通过,是自己的价值被低估,自己的才华被轻视,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不会精准表达。无法说出心中所想,也无法让对方迅速get到我们传递的信息。

因为有所遗漏,方案未能完整呈现;因为验证疏漏,方案论点受到质疑;因为没能提前摸清参会人喜好,会议昏昏欲睡;因为PPT杂乱,会议效果大打折扣。

而只要按部就班,套用高田贵久在《精准表达》中提供的各种框架,你也可以做到:让你的方案,在最短时间内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