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作为,人才为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要发掘、培养、使用本土人才,加大力度让本土人才集聚起来、壮大起来、用起来,确保乡村全面振兴。
广纳贤才,让本土人才“扎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懂农业、爱农业、为农村做贡献的本土专业人才、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所以要挖掘本土人才,让各类人才“破土而出”。要广纳人才,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乡村振兴发展方向,选拔有发展眼光的人,把土壤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按照种植养殖、管理、旅游开发等不同行业进行建档分类,让本土人才“蓄水池”蓄满水;要渴求人才,聚集人才,打好“家乡牌”,依托交流研讨会来吸引本地人才,当好“掌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本地人才回乡创业。
精准培养,让本土人才“强大”。实现农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精准培养本土专业人才,让农村人才有硬本事,有真功夫。要重视培训内容,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不同行业、不同优势行业的技术培训,如种植养殖、农副产品营销等。培养和壮大懂技术、善管理、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群体;注重培训形式,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帮助带培训模式,深入农村,手把手教,精准传授农业科技知识;走出去,带回来,组织本地人才去参观学习,不断提高技能。
完善机制,用好本地人才。用好本地人才,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要为本土人才搭建创业舞台。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坚决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破除用人的条条框框,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要知人善任,发挥人才优势,开展“人才产业”、“人才合作社”等模式,让本地专业人才发挥所长,成就一番事业;要为人才提供配套资源、生活服务等后勤保障,免除人才后顾之忧,为本土人才搭建施展“功夫”的舞台,为乡村振兴开创人才创新创业的新天地。(杨曼)
[责任编辑:王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