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结合自己的情况,介绍了设计人生的前三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设计生活的最后三个步骤。   

  

  探索:我该去哪儿?   

  

  通过好时光日志,你发现了一些让你有心流体验的活动。接下来我们就从让你全身心投入、给你能量、让你有心流体验的三个活动来探索人生。   

  

  在这里,我们将使用思维导图。很多人只是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和整理知识。事实上,思维导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传播思维,激发灵感。   

  

  从你最感兴趣的开始,写下你的想法,写3-5项,然后从这些项开始,联想到其他项,如此类推,直到写满一张纸。   

  

  下图是我从“计划旅游”的角度做的思维导图。   

  

     

  

  然后,从这张图的外围选出最吸引你的三个因素。选择的时候跟着感觉走,你就知道是哪几个了。最后,我选择了卡片、故事和电子游戏。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在工作介绍中使用这三个词。你不需要太在意这份工作不现实,只要它足够吸引你就好。   

  

  最后,我们为这项工作画一张草图。   

  

     

  

  我的想法是把《龙与地下城》的规则和剧本结合起来,干掉桌游。   

  

  这样画出你的三个人生愿景。你可能觉得你的计划很棒,也可能觉得很可笑,但无论如何你都有计划。   

  

  所有的计划都必然会遭遇挫折,何况人生规划。这个练习只是帮助你重新定义问题,发现新的可能性。如果你觉得这条路不行,那就试试另一条。多尝试,你一定会觉得有值得尝试的方法,那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奥德赛计划”了。   

  

  计划:我该怎么实现我的奥德赛?   

  

  《奥德赛》是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代表作。这部史诗讲述了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的故事,作者用它来比喻人生是一场冒险。所以,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你开启人生旅程的下一篇章。   

  

  在上一章的练习中,你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尝试的人生规划;现在,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五年计划来实现它们。每个计划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直观/图形化的时间表,包括个人和与工作无关的事项。比如要不要结婚?你想参加训练并赢得健身比赛吗?   

  

  2.为每个计划拟定一个六字标题,描述计划的核心内容。   

  

  3.为每个计划问两到三个问题。在每个时间表中,你可以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更多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你的人生规划中,你想测试和探索什么?   

k="94">4.填写“仪表盘”,评估如下内容:

物力(你拥有客观资源吗?例如时间、金钱、人脉,这些都是你实现计划所必需的)

喜欢程度(你对这三个计划的态度如何?迫切、缺少热情还是满怀热情?)

自信心(你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计划,还是不确定?)

一致性(这些计划本身有意义吗?它们与你及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否一致?)

请至少制定出三个奥德赛计划,你可能会问,我们只能选择过一种生活,设计那么多版本有意义吗?有,因为多个方案能激发创造力。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团队做过一个实验,对比两个小组面对问题时的表现,第一个小组要想出三个问题解决方案,第二个小组要想一个方案,结果证明第一组成员表现得更好,他们不仅提出了更多的方案,而且每个方案解决问题的效果也更好。而第二组成员只是在不停地改进一个方案,实质上并没有任何创新。由此可见,如果你同时有多种方案,就不会被局限在一条路上,当现有方案没法执行时,你也不会陷入低谷。


当你完成奥德赛计划后,请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听取他们的想法和反馈。说不定,他们会从他们的视角给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尝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现在计划已经做好,我们可以展开行动了吗?


不,我们要进行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本来是指在大规模生产前,先做几个小样进行测试。在人生设计中,这是指进行初步的尝试,从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比如你想开一家咖啡馆,那么你可以先去咖啡馆工作,看看咖啡馆是怎么招聘店员、进货、盘点库存、维修保养机器的,作者把这种做法叫做“原型体验”。或者你可以采访一些咖啡馆的店主,比如采访三个快乐的咖啡馆店主和三个愤怒的咖啡馆店主,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快乐或者愤怒,他们在经营咖啡馆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店主,作者把这种做法叫做“原型采访”。


通过原型设计,你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取真实的信息,以此调整自己的计划,进而设计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在原型设计中,发现自己对怎么设计一款游戏一无所知。之前的计划只是空中楼阁,我可能要从更小、更实际的切口进行尝试。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可能需要尝试多次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两次的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被失败打垮,失去了再次尝试的勇气。


总结: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变化和挫折。这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新的解决方法、一条新的人生道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设计人生道路的方法和工具。比起漫无目的地寻找人生目标,主动设计人生能让我们掌控人生,拥有幸福感。


设计人生分为六步:


开始:你在哪里。

知道自己在哪儿,才能知道怎么走。作者提供了“健康/工作/娱乐/爱(HWPL)仪表盘”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问题所在。


方向:我该往哪儿走。

人生不是直线,我们不可能从A到B,笔直地走过去。我们有时需要绕过大河,有时需要深入山谷,有时甚至可能要后退几步,等待危险过去。因此,我们需要一根指南针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不至于在行进中迷失了自己。工作观和人生观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


动力:你的激情是什么?

你的激情就是你的天赋,做让你专注、热情、愉悦的事情,它们会激发你的潜力,促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飞奔。通过美好时光日志和AEIOU法,我们能发现自己所钟情的活动。


探索:我该去哪儿?

只有激情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它转换成行动。思维导图能激发你的想象力,让你从激情出发,发现自我实现的道路。


计划:我该怎么实现我的计划?

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制定自己的“奥德赛计划”。它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发现可能遇到的障碍。当你对困难的估计越充分,你也就更可能完成自己的计划。


如果发现自己实现不了这个计划,那么就换一个计划就好了。


尝试: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计划永远是计划,现实会比计划复杂和困难无数倍。因此,我们要进行“原型设计”,去体验真实的工作,获取一手信息。然后,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现实的人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