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事儿电影片尾曲 事儿电影完整版观看

  

  作者:张义文   

  

  最近电影院上映了艺术片《郊区的鸟》,和同类作品的情况差不多。由于主题晦涩,画面冗长乏味,缺乏戏剧性的旁白,观众观影体验不佳,上映一周票房不足25万,令人尴尬。但是,商业回报不能成为判断艺术价值的标准。事实上,《郊区的鸟》以流动的镜头美学和诗意的时空再现,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商业片的电影市场上涂上了一抹亮色。   

  

     

  

  流动的镜头美学   

  

  一部电影如果连续细分,最小的单元就是镜头,每个镜头的运动方式和镜头之间的组合方式共同构成了一部电影的艺术风格。为了营造跌宕起伏的观影体验,商业片的镜头动作相对丰富,剪辑也更加明亮,而艺术片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往往在镜头动作和镜头间剪辑上采用一些独特的手法。如果再细分《郊区的鸟》中的镜头,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影片抗拒剪辑,而是倾向于用镜头的推拉摇晃来完成叙事,刻意避免“不连续”,营造出一种移动的镜头美学。   

  

  影片开头,一队工程师正在做建筑的实地勘测,固定镜头里的两个人正在操作测量仪器,然后一辆摩托车从背景中驶来,镜头的焦点跟着摩托车进行横向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停在路边的车,车上有两个队友,摩托车转过行驶轨迹后镜头继续跟随,然后从远处拍到影片的主人公夏浩。从介绍影片中人物出现的方式来看,影片是通过一个镜头的移动逐渐展现出来的。虽然焦点是其他移动的物体,但影片的主体却在镜头的焦点之外。这种方式保证了电影叙事空间的完整性和叙事时间的连续性,使得电影有别于传统的蒙太奇美学。但由于镜头运动的视点色彩明显,影片并不完全等同于追求客观记录的纪录片美学。比如下面几个场景,夏浩等人向一个男人询问楼房倾斜的情况时,镜头并没有对着那个男人,而是通过推拉动作异常聚焦在一个角落里的一个女人身上。这一段还是用了镜头的流动呈现,没有剪辑,但明显带有视点色彩,旨在引导观众关注这个女人。其实在电影剧情发展中,这个女人和夏浩确实有过感情纠葛。   

  

  就像河里有漩涡一样,电影流的镜头美学中也有一种“漩涡”,那就是不时出现的望远镜镜头。这个镜头在全片前后至少出现了四次,每次都会将观众带入“剧中人”的视角。比如开篇,是测量仪器下的镜头,呈现的画面比较模糊,似乎为全片混乱暧昧的叙事定了调;再比如,影片中,童年的夏浩拿起望远镜,隔着河堤看着城市的夜景,对城市充满向往,与少年时代的自然森林鸟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望远镜镜头只有一个圆形的画面,可以打破观众的视觉惯性,在流动的影像美学中为观众找到一个休息的区间。   

  

     

  

  诗意的时空复现   

  

  如果说流动的镜头美学是电影在影像层面的呈现,那么多重时空在叙事层面的再现和连接,就会创造出一种诗意。这部电影展示了三个时间和空间。第一次是年轻时的夏浩在工程测量队和同事一起负责测量工作。第二次是他小时候和同伴读书玩耍的生活经历。第三次是夏浩和另一个青春里的朋友去树林深处听鸟叫。这部电影以两个人躺在草地上的画面结束。如果说三段时空并行叙述他们的故事,并不会造成如此难以理解的叙事效果,反而会接近穿越时空的商业片。而电影却通过时空的混乱让观众迷失在叙事的迷宫中,被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影像本身,从而在流动的镜头美学中贡献出无限的诗意。   

  

  影片中有两种混淆时间和空间的方式。一种是把空中相似的东西在不同时间呈现出来,引导观众去猜测和确认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工程队的小伙子夏浩,梦见了一个巨型水桶,反复画了水桶的简笔画,童年的夏浩不小心摔坏了水桶,一起被证实;再比如少年夏浩的女朋友晏子,她捡到了一只狗,后来弄丢了,而童年夏浩的女性玩伴“狐狸”也捡到了一只狗,后来不见了。二是一些关键节点互联互通,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有两个最明显的关键节点。一个是夏浩小时候和玩伴一起玩,看到一群测量队员躺在地上睡觉。调皮的他们把口香糖粘在测量仪器的镜头上,等测量队员醒来后发现他们已经不见了,其中一个测量队员就是年轻的夏浩。另一个是结尾。在另一个青年时代,夏浩和他的朋友们深入树林去听鸟儿的歌唱。当他用望远镜从远处看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群孩子,他们是他童年的夏浩和他的朋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一个人的童年和青年都不会在同一个时空同时出现。所以,电影一方面在不同时空的相似类比中,让观众试图去证明;另一方面,在不同时空的互联互通中,制造出对它的困惑,使观众失去时空的概念,在这种“相似与相异”中营造出一个“仙境”,创造出电影的诗意。   

/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RhvWpOHMEC88I"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74" inline="0" alt="《郊区的鸟》:流动的镜头美学与诗意的时空复现"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无论是影像层面还是叙事层面,都是电影的基本结构。而在主题层面,《郊区的鸟》则试图通过个体的呓语表达对“时间”与“情感”的思考,这在片尾曲中甚至被直接表达出来,“在清晨的树林,飞着一种叫老人的鸟;在夜晚的霓虹里,飞着一种叫恋人的鸟……”事实上,这也正成为影片难以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原因,基本结构追求影像的流动美学与叙事的无限诗意本就让人难以理解,而“时间”“情感”此类哲学命题,则更难把握。(张义文)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