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与创业之间的联系,如何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编辑导语:新消费浪潮风起云涌,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从业者,需要拿出及时应对的态度,做好抓住用户注意力的准备,同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了她对创业、产品和营销的思考。让我们看看。   

  

     

  

  关于品牌,关于新消费,关于营销,记录下我之前做过的一些思考,总结出50个碎念与大家分享:   

  

  1)大部分品牌要么以性价比和大牌替代来营销自己的产品,要么一直在堆砌各种“强化品牌力的元素”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要么通过抢占某个赛道品类来获取红利,靠着社媒营销封神,更多的还是“工具人品牌”。   

  

  2)所有消费品机会的背后是:品牌使命化,品类品牌化,产品差异化。.   

  

  3)随着数字消费的升级,品牌的较量不仅仅是升级,而是淘汰,企业和企业不仅仅是竞争,而是抢占。   

  

  4)为你的用户营销。吸引那些不会买你产品的人的注意,实际上就是浪费时间与金钱.   

  

  5)从创始人的初心、品牌到产品的底层价值观、商业模式的探索、品牌背后文化和消费者的共情一起推情感故事,是初创品牌最快的拿票方式。   

  

  6)错位竞争是任何一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原则。的小企业可以养家糊口,但如果想做大,就必须在市场上有标杆作用,足够差异化。   

  

  7)中卖饺子和甜品的时候,喜茶推出人造肉汉堡,开第一家宠物社交店,空客从面食拓展到西式牛排。看似不专业的工作背后,是这些品牌涉足多个领域,想把盘子做大的野心。对于渴望增长的新品牌来说,跨界的意义远不止放大势头和保持品牌活力,对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投石问路。.也是如此   

  

  8)营销圈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新摩尔定律——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在第一阶段,如果不能跨越这一鸿沟,产品最大的核心就是解决2.5%创新型消费者的“爽点”的大多数产品都会死亡。为了弥合差距,品牌必须专注于单一市场,一个滩头阵地,在一个小的特定市场赢得优势地位,并以此为跳板,赢得邻近的扩张市场,如三餐半、简爱酸奶等。   

  

  9)在美妆品牌的本质是在造梦!,当消费者得到一种美容产品时,它被称为带给她美丽幻想的品牌,而涂在她脸上的东西则被称为产品。两者相辅相成,才算是真正的“美妆品牌”。品牌需要给消费者一种自我认同感和梦想感,让她在我涂上这款口红的时候感受到我是谁,而不是一个好看的男人。   

  

  10)每一个创始人的弱点,你不了解的、不懂的、没有经验的,毫无意外都会成为公司的短板。,即使你不懂知识产权,你一开始不重视也会犯错,因为你不懂。   

  

  11)好的营销和坏的营销,的与众不同,在于能否放大产品的优势,被更多人认可。   

  

  12)营销的意义不再是帮助品牌做广告和营销活动,而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洞察消费者需求――通过消费者反馈反向驱动产品创新”"的闭环。   

  

  13)每个消费者从认知到消费决策都有自己的逻辑,能很快找到自己的“最佳选择”,不需要品牌层层说教来对他指手画脚。.   

  

  14)品牌和用户不是仰望上帝,也不是简单的买卖,但要与用户共创属于你们的文.如果(视角)不重合,很难让用户尖叫。   

  

  15)内容一端连接用户需求,另一端连接品牌核心,正在成为新消费品牌展示自己的“新货架”。换句话说,消费者在拿到产品之前实际都是在为内容买单。   

  

  16)一切都是人创造的,所有快速成长背后,都是团队给力。首先解决了人的问题。否则品牌的起点再高,最终也可能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一定要想清楚:你招的这些人的能力结构能满足现阶段品牌建设的需要吗?   

  

  17)对于用户来说,相比你能否改变世界,他们更关心你的产品能否解决他们的痛点,改变他们的生活。他们应该始终认为:我们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无形价值。   

  

  18)最核心的事情是你应该知道:你是谁,你的能量、你的能力在哪里,你能够做什么事情,最后就是整合什么资源.这种资源整合能力可以说是品牌之一。   

天赋,也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19)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不痛不痒的,这就使得很多用户对品牌无感,即用户很难对品牌产生一种情绪,不能挑逗用户的情绪,这是做品牌最危险的地方

20)没有内涵的品牌,没有资格跟用户谈恋爱。最终让用户去真心对品牌难忘的,一定是有触动的、有震撼的,有感觉的,而品牌的整个使命就是去创造有幸福感的事情,去打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21)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关注)、喜欢(购买)和忠诚度(偏见决定偏爱),一步步芳心沦陷,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22)在用户运营三大“黄金法则”中(圈层、情感、参与感),应该将圈层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是用户运营的认知基础,只有具备圈层意识,才能有效调动情感和参与感,才能完成口碑引爆。

23)不是做内容就行,是做极致的内容才行。内容和极致内容之间的差距,就是家门口的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差距。

24)颜值这种软实力,其实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何况在互联网打破信息传播壁垒的今天,一款凭借颜值出圈的产品爆火,后面千千万万个同质化包装产品站起来,并几乎0成本将你的这套打法复制出来。

25)”打败翻译、司机、棋手、会计的,不是更好的翻译、司机、棋手、会计,可能是机器人。跨界打劫的事件,已越来越多。

26)现在的消费者,不仅仅要吃鸡蛋,还要吃有机、营养的土鸡蛋,吃有价值观的母鸡下的鸡蛋。什么叫有价值观的母鸡下的鸡蛋?是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按照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去经营鸡场,才能产出有价值观的老母鸡。

27)很多公司的失败,都死在了一把手的失败。他们有梦想、有情怀、有激情、有行动,但是他们也有很多创始人常见的致命点:容易陷入创始人YY。

28)很多创始人是有情怀的人,他们都容易有代入感,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产品或某一件事,就一头扎进去做。遗憾的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都不思考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模式论证等,只是活在自己的情怀小天地中。

29)真正从根本上实现品牌升级,要抓住三个问题:因何而变,为谁而变,如何变?

30)想打造一款让用户为之动心的爆品,核心属性上做到100分只是本分,做足120分才刚刚有机会。

31)不要问品牌老不老化,品牌永远不会老,会老的只是品牌的产品力。

32)打造产品不要尝试讨好所有人,不要想着什么都要。

33)所谓的网红爆款现象,反映的不是马斯洛金字塔最底层的物质需求,而是金字塔尖的精神需求。

34)无论toB、toC还是现在的硬科技类创业公司,其实都可以运用品牌打造的三段论,第一你要清楚自己的产品优势点,第二要厘清你和竞争对手的主要差异点,第三要弄清楚消费者的痛点,必须三点合一。找到这个点之后,如何验证它?三个评价标准,顾客认吗?销售用吗?对手恨吗?

――江南春

35)细分是新品牌起盘的绝佳切入点,但企业的最终路径,是用品牌突破品类的限制。

36)商业一定要多探究一些生意的本质,回归到人性,才会有生生不息的生意。

37)先做好产品的价值感,再来谈营销。

38)摒弃幸存者偏差,不要将基于特定环境的某个品牌的成功经验无限放大,而是要抽丝剥茧,真正从本质上看到别人从0到1、从1到10做对了什么?

39)打造品牌,有些时候做加法不难,难的在于做减法。

40)要达成销售转化,有七种武器:互惠,喜欢,对比,厌恶(痛点),言行一致,社会认同,稀缺。而喜欢,一定是始于颜值的。

41)品牌营销,比起高大上的“阳春白雪”,这届年轻人更喜欢率真接地气的狗尾巴草。

42)90后00后的消费观,和80后70后完全不一样。我问某个90后,你会介意告诉别人,你今天穿的大牌衣服是租来的吗?她说当然不会!这是件多环保的事儿啊?

43)品牌经营就像旅馆经营一样,每年都要投资一定的维护、保养费用,这不是支出,而是战略投资。

44)打造品牌,就要“笨”一点,甚至“慢”一点,做到4个出色:出色的产品,出色的用户沟通,出色的品牌语言,出色的用户价值。

45)商业是一场持久战,一开始比拼的是灵感、勇猛和运气,接下来拼的是坚忍、格局和理性。――吴晓波

46)定义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品牌文化形成的过程,而品牌文化是品牌建设早期的一部分,但很多创始人经常跳过这一重要步骤,开始只关注销售环节的问题,然后再确定他们的竞争优势、描绘理想客户。

47)目前这一波浪潮是新消费人群带来的替代性品牌商机,全面替代上一个代际相对固化、稳定的消费模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所有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可以观望到的是,当00后和1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下一个十年,可能还会有迎来一波消费品重做的商机。

48)不懂流行文化的人,做不好传播。在设计传播信息时,要知道社会文化背景,人们关注什么,人们想看什么,你传播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够触动大众敏感的神经。

49)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爆品?购买前,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所期待;购买时,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惊喜;购买后,让消费者对产品有谈论、发朋友圈推荐。

50)如果你耐心看到了最后的第50条,你有想要补充的吗?第50条留给大家。

#专栏作家#

木兰姐,公众号:木兰姐(ID:mulanji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名创优品品牌总监成金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