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创业:如何快速拆分和关闭――个人或企业转型社区营销四部曲
到现在,互联网经历了高速发展期,也迎来了上升瓶颈期。现在,面对正在消失的流量红利,社群经济、社群营销、社群生态成为当前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新名词,社群也成为个人和企业寻求发展的又一重要渠道。
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你的产品或服务对应了客户的需求。一般有几类:刚需高频、刚需低频、小众需求。我们的社区应该为这三类消费者做些什么?
1.刚需高频:这类用户是刚需,有迫切的消费欲望,有消费能力,复购率高。对于这样的A级用户,我们需要将这些目标用户吸引入群,通过社群运营激活用户并与之建立信任和价值,然后批量成交;
2.刚需低频:这类用户是刚需,消费需求旺盛,但消费频率不高。这类用户一般很难复购。对于这类用户,必须延伸出相应的产品建立社群,或者与其他周边相关业务联合运营,交换资源。
3.小众需求:这部分用户是非刚需用户,非高频复购用户。对于这样的用户,就要先养起来,把小鱼培养成大鱼,把青苹果培养成红苹果。可以建立内容输出体系,通过内容吸引同频人群。
社群营销最吸引人的本质就是裂变。社区要完成快速裂变,需要完成以下三个动作。
一、普通用户如何引流裂变,让他成为我们社区的普通一员?
第二,当他成为普通会员,关注你,成为你的粉丝,如何让他相信你,支持你,让他成为你的种子用户,也就是购买付费的用户,成为你社区的付费会员。
第三,成为会员后,能不能升级成为我们的合伙人,就是很多人做项目的时候非常需要,让会员成为我们的分享者。
个人营销、企业营销和转型社区四部曲;
一、病毒型吸粉
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什么东西能快速传播裂变?
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病毒。我相信每个人都看到了病毒的威力,特别是这次在新冠肺炎,它在短短几个月内席卷了世界。
病毒的这种原理和运行机制应用到吸粉上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制造一个信息病毒来实现病毒式的裂变吸粉和批量交易。
信息病毒是成本最低的流量入口,信息病毒和生物病毒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传播性和复制性。
每种生物病毒都有自己的易感人群,而易感人群的体内正好有这种病毒的易感受体;每种信息病毒也有自己的易感人群,而易感人群恰好是这类有价值的信息。
病毒吸粉有一个普适公式:接触点和兴趣点。接触点是你看到、听到、使用、体验、感受到的整个互动过程,兴趣点是驱使易感人群采取行动的物质兴趣和情感兴趣。
所以信息病毒吸粉的原理就是最大化的制造接触点和兴趣点。粉丝来源于接触点,用兴趣点留住他们。
第二,排队交易
吸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交。达成交易有两种方式:祈祷和排队。
祈求交易是主动交易。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主动交易有多难。你需要不断挖掘新客户,追着客户卖。这种交易方式不仅效率低,还会被客户拒绝。
排队交易是被动交易,不是要求客户进行交易,而是客户主动找你下单,排队下单,以后还会继续下单。
那么,如何才能让用户主动成交呢?
制造排队理论
制造排队是转换效率最高的交易场景。就像羊一样,人会盲从别人的行为,购物行为也会盲从。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感知、判断和认知中表现出符合舆论或大多数人的行为。实验表明,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不被他人追随。所以从众心理是一些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制造排队首先制造安全感,其他人的排队行为,购买记录,评价信息等。会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可以更大程度的打消交易的疑虑。用户会想:别人怎么做,我就跟着别人怎么做,应该没有问题。
制造排队也会产生紧迫感。在排队过程中,限时策略和限量策略会给交易带来紧迫感,可以最大化交易效率。
普通路人可能只是看一眼你的产品,粉丝可能会尝试下一单,但如果他是会员,即使你不做营销,他也会为了使用会员权益而主动下单。
所以排队交易的关键在于不断改变客户关系,把路人变成粉丝,粉丝变成客户,客户升级成会员,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他对你产品的认知和忠诚度。
第三,分步回购
我们再来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业务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所有商家都面临着流量困境——要么流量太小,没生意可做;要么是流量太贵,做业务后没有利润。
我们总是追逐流量,却往往忽略了“津贴”。但实际上,“保留量”的价值远高于“流量”。做回头客容易,发展新客户难。老客户复购是解决流量困局的关键。
挖掘客户复购最重要的是设计从低价订单到高价订单的产品体系,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挖掘客户的可持续消费价值。
产品系统设计:
1.吸粉产品:一次进粉成功;
2.会员产品:通过一次交易建立会员资格;
3.消费类产品:通过升级客户名单获得更高的消费价值;
4.合伙产品:通过更高的门槛建立合伙关系。
产品体系是随着客户关系的变化而进步的。客户关系越深,生产力越高。
品的客单价就越高,客户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要实现阶梯式的复购,就要不断递进产品体,不断匹配客户需求,最大限度挖掘客户的消费价值。
四、循环式裂变
世界第一名汽车销售员乔吉拉德提出了一个250定律:“每一个顾客的背后都隐藏着250个准客户。”也就是说,大体而言,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可以链接的250个朋友。这250个朋友资源是你开展销售工作,开展社群营销的基础。然后再在这250个用户上进行裂变。
商业的最高境界是客户自循环,每一个客户身边总有你的潜在客户,每一个客户都是你获取更多新客户的来源,你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客户主动帮你转介绍,形成循环式的裂变。
客户自循环理论
任何生意都可以用四个阶段来概括:让更多的人来,让来的人都买,让买了的人再来买,让买了的人再介绍人来买。
任何企业都要用复购流量和转介绍流量代替广告流量,实现客户自循环,构建社群商业模式。
如何让客户主动帮你转介绍?天下没有无本的买卖,想要客户帮你转介绍,那么你也需要给予客户一定的利益,来换取他的社交资源。
所以,构建循环式裂变的关键,就是要把客户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绑定在一起,让客户不仅可以自购省钱,还能通过转介绍赚钱。
坐等客户上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流量为王的今天,如果你个人或者你的企业还不懂得变通,不懂得运用互联网,不懂得社群营销,不懂得转型升级,那么就只能坐着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