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韩雪,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吧?
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韩雪身上有很多标签。
首先是她的家庭背景。
她坦言自己确实比别人强一点点。
然后最近几年,韩雪有了“理工科女生”的标签。
东西坏了,各种拆,自己修。
">说起韩雪,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吧?
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韩雪身上有很多标签。
首先是她的家庭背景。
她坦言自己确实比别人强一点点。
然后最近几年,韩雪有了“理工科女生”的标签。
东西坏了,各种拆,自己修。
">
以及,不爱红妆,专爱机器人。
但是娱乐圈嘛,仙女早就和大家说过,千万别贴标签,立人设。
所以,韩雪的人设,也崩了!
从去年开始,韩雪就开始筹备自己的音乐剧《白夜行》巡演。
前几个月都比较正常,但是在最新的表演,4.20宁波站第二场,韩雪作为音乐剧的女主,舞台表现竟然是假唱。
想一下,歌手一般假唱的时候,会被网友嘲成什么样。
而音乐剧就像是歌手的live现场,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所有的表演全是实时展现给台下的观众。
观众买票进场就是看你真唱,谁要听你的录音啊!
所以很多观众接受不了。
韩雪方面好像还不以为意。
粉丝用“敬业”替她解释。
官方也借此想要打造韩雪的带病坚持的“敬业”人设。
剧方形容用录音代替现场演唱的行为,“是成就完美的方式”。
韩雪本人和工作室,都用了“特别”“完成”的字眼。
似乎并不觉得用录音代替真声是错的!
其实这个还是要说到音乐剧本身的专业性上,如果音乐剧的观众是来听录音的,那大家何必来看呢?
带病坚持演出确实很辛苦,但用不专业代替专业,这就是敬业?
从韩雪同意“录音”上场的那一刻开始,《白夜行》音乐剧就不再专业了!
即使主办方在事件发酵之后再发声明,称继续提供观众退票渠道。
可这件事情,准备充足一点,完全可以避免。
韩雪的微博在17号的时候已经透露自己感冒。
19号的时候濒临失声。
20号一早主办方和韩雪已经发现问题往更严重的方向去了,取消了当天的媒体群访。
但一个白天的休息并没有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当天晚上《白夜行》舞台剧按时开场,开场前韩雪向观众说明了情况,表示会使用录音,同时提供了退票通道。
态度看起来是很诚恳的,但是和前辈比,emm~
举个例子,2013年11月,陈道明因为高烧无法正常出演话剧《喜剧的忧伤》。
他没有选择用录音代替真声,而是开场前被人搀扶着登台跟观众道歉,延期演出。
同时当天全场演职人员一起目送全体观众离场。
之后2014年1月《喜剧的忧伤》宣布补演三天,并向每一位观众特别制作了道歉卡,道歉卡上是陈道明老师亲手写的“歉,又辛苦您一趟!”
同时还有另一位主演何冰的亲笔。北京人艺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补演印章,上面刻着剧名和补演场次。
并不是像《白夜行》的主办方这样自以为是,认为“完美”。
去年张艾嘉在出演话剧《聊斋》的时候同样经历几乎失声。
但她也是没有选择用录音代替真声,而是撑下去完成演出。
甚至有观众表示,如果不是表演结束谢幕时张艾嘉自己解释,完全看不出她身体抱恙。
2007年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在上海演出时,扮演“女儿苏菲“的演员和她的两个替补同时发烧生病。
剧院现场取消演出,登记退换票事宜。
还联系了大使馆,连夜为英方演员办理签证,伦敦版“苏菲”扮演者24小时之内来到上海救场。
所以,可能会有粉丝替韩雪喊冤,生病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强忍着在坚持演出。
演唱部分用的录音,台词部分依然全程用已经不行的嗓子现场说。
如果不演,可能更对不起远道而来的观众。
可一般音乐剧里,都像《妈妈咪呀!》一样,会始终存在替补的备选方案!
《白夜行》第一轮演出的时候,也是有B角的替补的。
而且当时这个B角徐梦迪说起来更专业,她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专业出身。
当时的通稿,排练现场路透照,徐梦迪都在。
当时徐梦迪不仅是B组韩雪的替补,还是A组“藤村都子”的饰演者。
1月的巡演名单还有她。
3月的时候就没有了。
也不知道是徐梦迪本人有事临时退出,还是主办方有什么想法。
从三月开始的《白夜行》巡演,无B角,无备选,也就直接导致了主演一旦有意外情况,整场舞台剧会出现垮台的危险。
《白夜行》现在就像走上了一条只想依靠明星流量效应售票的歪路?
一旦选择常规的音乐剧演员,就会失去《白夜行》本身明星效应所带来的票房影响。
在音乐剧的舞台上选择用“录音”代替真唱,不论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行为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打开了魔盒”。
打开了,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能是之前所无法预料到的。
用自以为的“特别”去美化这次“不完美”的演出,韩雪这次真的让人很失望。
而也因为这次“假唱”事件,有网友也开始扒音乐剧的其他演员。
首当其冲的就是男主刘令飞,曾经多次涉嫌侮辱女性。
好有趣一男的哦!
最后插一句和韩雪不相关的吧。从今天开始大家可以在评论里说出自己想看什么内容,仙女根据大家的点赞安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