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视客户端(文/唐唐)她身患残疾,却向残疾人传递着自信和快乐;她当了17年的幼师,如今却以老师特有的细腻情怀为残疾人服务——她就是临高县和社镇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傅诗怡。在当地,每当提起傅诗怡这个名字,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最美的专职委员。
十余年披荆斩棘
用理想之灯照亮人生路
1978年出生的傅士义来自临高县和深圳。他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右下肢残疾。虽然她有残疾,但她和父母一起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她父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是她成长的动力,同时也造就了她善良的性格。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布满荆棘。1998年中专毕业的付诗怡,去一家公司应聘快递空乘的职位时,因为残疾失去了面试机会。“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残疾带来的无助。”傅士义说。
挫折总是让人越挫越勇。傅诗怡告诉我们,面试失败后,她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这时候,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我喜欢写作工作,热爱学习,热爱文学艺术,未来有无限可能,不能放弃”。
1999年,在家人的介绍下,付世义在临高县一家幼儿园工作。“一开始有家长质疑我,想知道残疾人怎么能做好幼师工作,后来渐渐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付诗怡介绍,通过学习技能,考取相关资格证,她在幼儿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尤其是各种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
十几年的幼师生涯,让傅诗怡更加成熟稳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傅士义,和伙伴们回到临高河社镇开办了一所幼儿园,并当上了幼儿园园长。
“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好在一直在朝着我期待的方向前进。”傅士义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决心扎根一线工作
用温暖点亮特殊人群生命之光
2012年,正在招聘一个特别职位。她选择了“改变跑道”,付诗怡成为了临高县和涉镇的残疾人专职委员。
“在我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几乎总是与身体健全的人打交道。自从成为正式会员后,我意识到还有很多残疾人生活条件很差。相比之下,我是幸运的。”付诗怡说,在工作过程中,她认识了很多残疾人朋友,包括视障人士和肢体残疾人。他们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园,不知道天空是什么颜色,不知道音乐是什么声音,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知道的越多,傅士义就越坚定要做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决心。
专职助残员的工作并不轻松,看似简单却也十分繁琐。乡镇CDPF的工作职责是负责辖区内残疾人的管理、教育、康复、就业、生活保障等工作;负责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宣传;负责联系残疾人,反映他们的需求。为了掌握各种业务流程,付士毅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早到晚背诵申报方式、审核条件、救助标准。她说,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辖区内的所有残疾人,不放弃、不懈怠每一个残疾人。
为了做好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付诗怡考虑再三,还是决定退出幼儿园管理团队,投身于残疾人服务事业。付士毅以强烈的责任感,对辖区内众多特困残疾人给予了热情帮助。
付士义辖区有802名残疾人。付士毅牢记哪家做得好,哪家残友该换残疾证。“我尽最大努力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傅士义说。
在过去的八年里,傅士义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残疾人县级专职委员。她从最初无知的门外汉成长为专门委员会的成熟专家。在残联工作的第一线,如申报、评残、慰问、家居验配辅助器具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成为了和舍镇这个庞大的“特殊人群”的核心和支撑。
回顾8年来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傅士义说:“经过多次走访,找到残疾人家庭真的很不容易。我全职做这项工作,就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