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以前的同事给我发消息说他现在35岁多了,压力很大。准备辞职创业,但一直在纠结选择哪个行业。
相信很多想创业的人,这是最头疼的。这个行业看起来不错,但是好像自己做不好。那个行业门槛低,但是好像竞争太大了。
选择创业行业真的很重要,因为一旦选择错误,可能积攒了十几年的投资就成了泡影。
还有的是骑虎难下,砸钱,租店面,做了几个月,才发现根本做不下去。当时搭档被你拉过去,在亲朋好友面前吹了牛皮,也不知道怎么收场。
影响创业过程中的因素
对于创业者来说,一个事情是否能够做的起来,有两个关键的因素。
1、持久性
首先,创业者要明确,90%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不指望赚钱,整个创业过程也是跌宕起伏的。
所以创业的坚持尤为重要。过两天就不想干了,遇到困难就不管了。我相信没人能帮你。
2、可预期的前景
创业的最终目的是财务自由,所以一个项目成功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十倍上百倍的回报。
所选行业的预期前景如何,能走多远,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有了这两个基本点,我们很清晰的就可以知道,决定这两者的是:自主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
00-1010,影响自主驱动力的两个纬度分别是:兴趣和专业。
影响外部驱动力的三个维度是:资本、竞争和环境。
下面说一下,如何通过这5个纬度来定位你选择的行业。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了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软件专业的,对技术和产品设计非常感兴趣。但如果你坚持让我去做销售行业,每天去拜访客户,我真的会崩溃,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另一方面,你可以让一个喜欢做生意和做市场的人。如果强迫他去学技术,去读《辞海》那么厚的技术书,他很可能会疯掉。
因此,第一步是确定我们的利益。在笔记本上,我们列出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尽量详细。比如我可以写:互联网产品设计,软件开发,自媒体,电子商务。
并根据兴趣程度打1-5分。
call(this);"> 2、专业
你的专业程度决定了你的项目能做多好,如果你什么都不懂,行业知识一片空白。那你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可能根本就耗不下去。
然后给上面写出的5个兴趣分别打0-5分,然后把5个里面最低分的那个行业去除掉。因为兴趣不大,自己又不专业,那就基本可以排除掉。
3、资金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也是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不要试图“空手套白狼”,相信我,在当前这个社会,你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和运气。
资金分为两部分,一是自己手上可以动用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你可以筹集到的资金。筹集到的资金是指别人投资入股,或者银行贷款。
我们把现在剩下的4个行业,运营一年所需要的资金范围列出来。然后看下自己的预期资金,可以满足哪个行业。如果相差达到30%以上,那么可以直接放弃了。
继续给“资金“打分,资金需求越小,分数越高。
4、竞争度
也就是判断这个行业目前是“红海”还是“蓝海”,如果已经是“刺刀见红”的地步,那么这个行业也非常难做了。相反是“蓝海”的话,就会有先发优势。
到底怎么判断这个竞争度?我们通过行业利润率来判断。具体计算如下:
如果行业内盈利的公司只有不到5%,那么这个行业就属于极度饱和状态,能盈利的5%要不是技术垄断,要不是资金垄断。这种行业建议直接放弃。
如果可以盈利的公司达到20%,那么这个行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进入有难度,但是也有机会。
如果盈利的公司大于了50%以上,那么证明这个行业是优质的“蓝海”行业,不过也有可能是门槛过高。
盈利低于5%的直接排除掉。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排序来打分。20%-50%分别为0-5分,大于50%的一律满分。
5、环境
这个是指你创业所在的地区环境,例如配套产业是否健全,人才供应是否充足等。
比如你想开一家便利店,但是供应链太差,整体采购成本太高,那么这个地区的环境就较差。
或者你想做个互联网平台,但是所在城市是个4线城市,完全没有互联网人才,那你也开不起来。
所以这个选项你需要根据自己主观感觉来打分。
最终确定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过前面的硬性指标筛选,就已经删除了大部分的行业。如果还有几个行业“幸存”,把他们的分数加起来,选择最高分数的行业。
通过这些确定的创业方向,对于你来说,一定会是风险最小,效率最高的。
很多人喜欢通过主观的判断来选择,想来想去,最后也烦了,一拍屁股,就是它了。
这样的主观判断是非常不准确的,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通过上面的5步定位,最后没有一个行业能“幸存”,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先别创业,因为这样的失败风险太高。
选择行业只是创业的一个开端,还有创业前的准备:这5个纬度的精准定位和优化。创业运营过程中的架构,我将在后面的文章中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