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词,每个诗人都有他特定的用法;一个典故,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意思。每一首诗,从宋元开始,可能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参考这些资料,仅凭主观知识讲诗,很可能自以为是,是错误的。
——施蛰存
唐云徐宽-唐云
《唐诗百话》
作者:施蛰存
关键词:唐诗 解读 历史
《唐诗百话》是著名文学大师施蛰存晚年创作的一部唐诗研究与鉴赏的力作。师老师以其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奖“突出贡献奖”。
这本书的体裁不仅是对诗歌史的宏观回顾,也是对诗歌风格演变的分析和澄清,对诗歌情感和文学意义的深思熟虑的评价,以及对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特见解。光看文字就很优雅,能让人反复吟诵。
作者介绍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
石原名,字哲存,常用笔名石清平、安华等。来自浙江杭州。著名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6年写了《春灯》和《周夫人》。他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描写人物的意识流。1958年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刻文物的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代表作品有《唐诗百话》1《北山楼词话》等。
文章节选
我觉得陈玲对这段话的评论极其深刻。他说李白的诗“一定要选在好之前”,我完全同意。李白的诗像长江,流下千里,却带着泥沙。我们千万不要用泥沙来代表李白。
——李白:三首古歌
他写了《秦中岭》和《新乐府》,认为自己尽到了谏官的职责,希望皇帝的宰相看到他的诗,采纳他的意见,改革国家大事。是的,在那里,诗歌流传开来后,皇帝和宰相还不知道,已经引起了很多相关人物的仇恨。
——白居易讽刺诗:两个朱哥
在唐诗中,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的社会意义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唐代最有影响的诗人,因为喜爱李商隐诗歌的人,比李、杜、白的诗歌都多。
——李商隐:锦瑟
掇检书评
这本书的体裁不仅是对诗歌史的宏观回顾,也是对诗歌风格演变的分析和澄清,对诗歌情感和文学意义的深思熟虑的评价,以及对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特见解。光看文字就很优雅,能让人反复吟诵。文字通俗深刻,普通读者读完并不难。看了之后,唐诗鉴赏水平并不比普通的中国本科生差。学诗也是好的。
end
编辑:庞梦然|审核:王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