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很多用电子商务改变命运的创业者。今天就和边肖一起认识其中的一些吧~
01
梁:
利用支持IP的产品创造无限可能
毕业于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的梁,是众多依靠电子商务改变命运的创业者之一。
1989年出生的他,从一个小小的淘宝卖家做起,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家拥有数百名员工的公司。
梁于2008年进入工商学院。从大一开始,他就尝试做一些和创业有关的事情。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梁的淘宝店于2009年开业。
经过两年的努力,2011年,梁成立了义乌市优润贸易有限公司,经营产品涵盖日用品、饰品、文具、汽车用品、母婴、小家电等多个领域,并构建了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多个渠道矩阵。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从十几个员工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
在日常采购过程中,梁发现所采购的产品经常会遇到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这也让他意识到加强版权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经过进一步思考,他认为打造一个IP是企业进一步创新突破的途径之一。
梁:“知识产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可持续的,品牌导向的和有影响力的。”
在梁开发的IP商业模式中,以IP为导向的回馈电商平台,如冠猴,推出不到一年,已经与日用品、饰品、文具、汽车用品、数码配件等领域的产品进行了整合。而且产品也入驻了电商、线下综合体等平台。
02
王选:
“拼”这个词变得越来越勇敢了。
在闹市区的一个直播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珠宝直播正在进行。短短两个小时,成交额突破50万元。
直播基地的负责人王轩,从小就梦想当老板。高中时,在一次校园招生活动上,她了解到义乌工商学院是一个盛产“老板”的地方,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多。2005年,考上本科的王璇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义乌工商学院,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王选:“我们老师给我家打电话,说你不能这样。上了本科就得上本科。我决心来工商学院。我想清楚了,我要去义乌工商学院,去义乌做生意。”
爱打架的王选不断尝试新项目。她做过美容师,培训学校,白领,食品厂,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工作。最让王璇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她创立了一个进口坚果品牌,但没多久经营失败,亏损了一百多万。
失败了,重新开始。2019年初,当她感受到直播的火爆后,迅速深入直播领域,尝试通过运营直播基地来孵化娱乐主播。短短一年多时间,王选的公司拥有5万平米的直播相关场地,100多个直播间,4万平米的共享中心仓库。月营业额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c="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DwRi6pELQunoC"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inline="0" alt="这些老板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来自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03
朱千里:
从一元增值到上百元 用设计为商品注入创意活力
将真心话大冒险与文具笔相结合,小小的文具笔在书写之外更添加了娱乐功能;融入奶茶元素,增添了“萌萌哒”的气息……在义乌曼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朱千里看来,一支小小的笔,加以创意设计,就可以延伸出千千万万种可能。80后设计师朱千里,也是一位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创业者。
2008年,朱千里报考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彼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已经初步开始有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 学院老师刘培龙创办了创锐工作室,企业以及厂家提出需求,学院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2011年,朱千里毕业后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对于刚毕业的她来说,要坚持下去其实并不容易。一方面,当时整个义乌对产品创意设计的理念较弱,产品设计需求小,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否投产都是一个问号;另一方面,年轻的朱千里经验不足,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设计稿经常被打回。
一时间,气愤、不解、失落等情绪交织,但是朱千里还是坚持了下来。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和客户沟通、一次次振作精神调整设计思路,艰难和挑战也不断夯实了朱千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朱千里坦言,如果不是在义乌,她的创业之路或许不会走得那么远。如今,义乌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更青睐于原创、品牌、有设计理念的产品,对新款的需求与日俱增,朱千里也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黄金时期。
朱千里:“义乌是一片创业的热土,义乌市场海量的产品给了我设计的土壤和灵感。我能做的就是保持初心,希望用自己的专业,为义乌市场的发展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

来源丨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商贸信息联播》
作者 | 宋继添 王凯斌 赵李婷
编辑 | 金龙 张静恬 责编丨季媚瑶
编审 | 金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