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确定了制定个人成长目标的三个步骤:确认目标、确定目标优先级、设定目标和指标。
一个产品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正确的规划和合理的目标。
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一个“产品”,合理的目标对我们的发展也很重要。那么我们如何设定合理的目标让自己在产品的道路上快速成长呢?
一个合理的目标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属性:
在工作职责范围内满足自己的职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提升空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制定个人成长目标:
00-1010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会因公司而异,但是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产品经理工作职责的介绍,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如下图所示:
可以参考上图,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列出我们公司的工作职责。
接下来需要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和个人喜好,建立自己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如下。我们可以根据下图筛选建立自己的个人胜任特征模型(附相关书籍,欢迎使用):
我们的目标是在日常工作中朝着一个方向提升自己。所以我们的工作职责和个人能力模型的交集就是我们的目标范围。
举个栗子:假设我们在公司的工作职责是:需求管理/分析、产品设计(制作方案、原型、PRD文档)、项目管理、数据分析;个人能力模型为:产品规划、需求管理、产品设计(方案制定、原型、BRD/PRD文档)、项目管理、数据分析、商业思维、技术和沟通能力。
那么两者的交集就是:需求管理/分析、产品设计(方案制定、原型、BRD/PRD文档)、项目管理、数据分析。
找到目标区间后,就能挑出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还有改进的空间。
如果我们觉得每次在需求池看到几百个原始需求都会觉得眼花缭乱,或者每次想找到一个具体的需求都会觉得比较费力,那说明我们在需求池的管理上还有改进的空间。这时候可以把需求池管理作为我们的目标。
如果在开发阶段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导致项目延期,那么我们也可以考虑把项目管理作为我们的目标。
以此类推,假设最后我们列出了以下目标:需求池管理、PRD文档编写和项目管理;
好了,目标完成了,可以挽起袖子了吗?
等一下!不觉得有些目标太笼统了吗?
如果目标的颗粒度过大,不仅你很难把握目标的完成,而且你可能很久都无法收获完成目标后的喜悦,很容易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放弃。
因此,我们需要分解更大粒度的目标,例如项目管理。这个目标太大了。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需求沟通、项目进度安排、异常应对、后续发展等小目标。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制定计划,也更容易在完成小目标的喜悦中坚持下去。
00-1010目标已拆除。我们现在手里有几个小目标,但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成。所以要判断每个目标的价值,根据价值来确认目标的优先级。
价值=重要性/成本
首先是重要性,同样的技能,不同人的重要性会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个人计划来判断,按照1~5分对目标的重要性打分。
举个例子,如果我现在的目标包括产品规划和数据分析。如果我将来想向战略产品经理方向发展,那就用商业战略
、公司战略相关的的产品规划自然就是首选。因此产品规划给打4分,数据分析给2分;如果我更偏爱数据产品经理,那么数据分析就打4分,产品规划2分。搞定重要性以后,我们再来思考成本,成本比较简单。主要从实现的难易程度,或完成目标所需用时来判断,我们同样按照1~5分进行打分。
当我们将所有目标的重要性和成本量化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重要性/成本来计算出价值,并根据价值的高低对目标的优先级进行划分。
三、设定目标指标
最后一步就是结合我们的工作,给目标设定一个指标;达到这个指标就表示目标完成,反之则需继续努力。
我们可以用SMART法则来制定指标: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有相关型的、有时限性的。
如:
- 通过拆解漏斗和业务环节(可实现的);
- 在x月x日至x月x日(有时限的);
- 找到订单转化率下降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具体的);
- 在优化方案上线后x个月内将订单转化率从xx%提高到xx%(可衡量的);
- 从而做到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有相关性的)。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将日常工作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能更好的完成日常工作,也能有方向的进行自我成长,从而在低头走路的同时,不忘抬头看天。
推荐阅读
项目管理:产品经理如何进行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产品经理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作者:撒野的氧气,公众号:产品汪的成长路
本文由 @撒野的氧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