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金持有人还在“关心”信任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腹泻”的时候。业内最好的风险投资机构也默默“倒下”了。
2月初,节后回归的上市公司阳光城发布公告称,其股东泰康人寿计划“清算”大部分股份。
这是泰康系自去年底转让阳光城部分股权后的又一次退出,基本宣告了他们近两年对阳光城的投资“黯然收场”。
在所有有保险背景的投资机构中,泰康系一直是业内最受好评的一家。甚至,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最强的投资保险机构——没有之一。
但是,即使是泰康这样有经验的人,也可能要面对市场和行业的变化,甚至是重点投资项目的亏损。泰康阳光城“马失前蹄”就是一例。
这或许再次提醒投资者,股市赚钱是一件考验“专业能力”的事情。
00-1010根据阳光城2月9日晚间公告,泰康人寿拟“清仓”所持阳光城大部分股份。
根据公告,泰康人寿计划在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减持不超过1.65174779亿股,占阳光城总股本的约3.99%。
截至公告发布时,泰康人寿仅持有1.6520.阳光城100万股,此次离场几乎是“一键清仓”。(见下图)
“清仓”阳光城
泰康系对阳光城的持股要追溯到2020年第三季度(见下文公告)。当时,泰康系的泰康人寿和泰康养老计划合计转让上海文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阳光城股份5.547亿股,约占阳光城同期总股本的13.53%。
公告显示,泰康系机构当时以6.09元每股(含税)的价格受让,标的股份转让价款为约33.78亿元。
这个价格比过去几年阳光城二级市场的最高价(10.55元)低了6折,可以称之为“抄底”。
当时,受让方泰康和转让方上海文佳与阳光城大股东林腾蛟也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涉及多个方面:
不仅包括公司治理、未来分红、业绩承诺和薪酬,还包括项目收购和代理销售、融资合作、综合物业合作等合作内容。
曾一掷33亿
但是这些长期的合作意向会在短时间内受到考验。2021年10月底,具有泰康系背景的阳光城董事陈一伦、蒋佳丽在将双方的矛盾“公开化”.董事会上对阳光城当年三季度季报投了反对票
根据相关公告,陈奕伦和蒋佳丽投反对票的原因是:对于公司三季度所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
当年12月27日,泰康宣布以3.05元/股的价格转让其持有的3.07亿股股份。
同一天,泰康提出
老又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持有的阳光城828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占阳光城总股本的2.00%。这两笔交易完成后,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合计持股降至3.99%,已低于此前约定的9%。根据原合作协议,双方此前承诺的事项将不再有效,具体事宜由各方另行协商。
而伴随着2022年2月,泰康系再次宣布减持,它们已经基本结束了此次在阳光城的战略合作和投资。
预估亏损十亿以上
2020年9月,泰康系入股时,阳光城的A股股价以涨停相迎,当日收盘达到7.43元每股(下图),泰康系瞬间浮盈20%以上。

而此次最后公告离场时,股价已在3元以下的相对低位区间徘徊已久。一来一去颇令人唏嘘。

屈指算来,泰康当年的总出资约33.8亿元,去年末的第一轮减持时,以买入时的约半价卖出近3.9亿股,兑现超过11亿元亏损。
而本轮减持,除非阳光城未来出现大幅飙升,攀上成本价,否则泰康系的亏损还会进一步放大。
卖出时机费思量
关于本轮减持的原因,阳光城在公告中指出,泰康人寿是根据公司资产配置需求和相关投资决策,共同做出的减持决定。
但这显然无法准确表述,泰康系机构在阳光城投资中经历的全部感受。
而尤为有趣的是,就在泰康系不断卖出阳光城的同时,二级市场的“主力机构”公募基金已经展开了一轮对于房地产股的“抄底”。
根据Wind对2021年基金四季报的统计,公募基金当季度在房地产业的持股上升了0.17个百分点,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
但显然,即便有行业预期的反转苗头,泰康系机构也不打算在阳光城里继续“耗”下去。
这或许就是一级市场的战略投资者,所要承受的后果。它们可以更多的协议、董事会席位、战略合作来帮助持股目标的实现,但也将更深入的卷入公司经营管理和股东之间的博弈,并受制于此。
扯不断、理还乱
一个值得补充的有趣细节是,去年末动用巨资从泰康系中接手阳光城股份的泰禾建材,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1月17日,注册资本仅为3000万的河北沧州的中型公司。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销售建材、钢材、粉煤灰、矿石、管道配件等,由赵凤芬60%,由赵宝泽持股40%。
相关股权转让公告曾称泰禾建材将于股份过户登记当日办理股份质押登记,并应于2022年3月30日之前支付泰康系约4.3亿元尾款,股份质押方可解除,否则构成违约。(见下图)

今年的1月5日,阳光城也发布公告称,接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泰禾建材的通知,获悉泰禾建材将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进行了质押,质押对象就是泰康人寿以及泰康养老。(见下图)

兜兜转转之间,似乎有些股份,又隐隐的与泰康系机构发生着关系。
这究竟是何门道,还需要更多时间和信息来验证。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