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米加盟实体店赚钱不-加盟实体店什么最赚钱

雷军和董明珠,小米和格力,一个是手机,一个是空调,他们的赛道很不一样,但是这几年反复对比。2013年初,雷军和董明珠打了个“十亿赌”。五年后,格力以略微的营收优势胜出。当年的十亿赌注在两个商业精英的笑声中变成了“一块钱”和接下来的五年合约。

抛开商人之间的博弈和玩笑,不难看出他们这几年的发展和困境是一模一样的。也是主业见顶后的多元化扩张。小米选择以loT为起点,打入格力核心腹地3354家电,格力在一系列的点击率后将注意力转向手机市场;销售渠道方面,以互联网起家的小米是在网上成长起来的,而格力则是在店铺的根基下诞生的。为了拓展渠道,他们都努力活得像对方一样。

但是,渠道改革永远不会让所有人满意。董明珠在网上大力推广格力的时候,之前对线下代理的依赖几乎暴露无遗,几百个代理集体跳出来反对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互联网上自由起步的小米,在线下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

三年亏损100万,被小米“单方面解约”的加盟商们何去何从?

据新浪财经新经济观察报道,1月14日,小米多家加盟商声称前往小米总部维权。有加盟商表示,投入巨资三年后被小米单方面终止,合同无法续签。此外,订购平台已经锁定,加盟商无法继续购买任何产品,导致损失极其惨重。

“加入小米商店以来,已经亏损了100多万。”一家加盟商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公开信息,小米商店是小米在2016年前后推出的全新线下渠道尝试,也是小米米粉发展的开始。这种模式将“切断”中间的多层经销商,实现从制造商到零售商的直接接触。本质上,小米店更类似于格力的“东明珠店”或者美的“T 3”扁平化销售体系。

对于一家商店或3

C数码企业来说,类似的模式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对市场作出反应,还能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存货和资金周转能力,在这样的改革中,唯一遭受损失的只有中间层的代理商,下层加盟商、企业以及消费者都会受益,但小米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一位江苏加盟商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是在2017年加盟的小米小店,那时小米不要求加盟商开设门店,但在进货方面,小米规定必须原价进货,一个月后给予加盟商7%的返利。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小店的负责方——河北快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2018年解散,种种迹象都表明,小米近些年已经放弃了重开小店的打算,转而开始进行全面的线下品牌升级。


这位加盟商也是小米升级狂潮中的一员,他表示,2018年底自己的小米小店被改成了小米直供点,小米的规矩也变得更为严格,门店成了标配,为此他投入了3万元建设门店。但在2019年底,小米又让他改成直供专营店,合同一年一签,双方无异议的前提下会自动延期一年。同时,小米方面还要求他“必须按小米门店装修”。


小米门店正逐渐变得“靓丽有牌面”,但加盟商的钱却没能赚回来。上述加盟商声称,被改成直供专营店之后进货品类确实更丰富了,官方也给出了价保政策,不过门店仍然在亏钱。到了2020年底,小米又在供货群里表示,合同“不再续签”,导致他没办法收回成本。


此外,还有加盟商亮出了自己的存货证明,表示自己还有价值30-40万的存货等待周转。该加盟商表示,自己每年房租14.4万元、水电费用2.4万元、员工二人费用7.2万元、装修费用1.078万元、存货周转费用20万元,目前面临损失共计超过45万元。


截止发稿,小米方面仍然没有公开回应此消息。


低毛利困局重压之下,小米经销商们也赚不到钱

这些加盟商们的遭遇,某种意义上也是小米近年来“线上转线下”战略的一个缩影。毕竟和他们一样赚不到钱的,还有众多的小米经销商。


从2019年开始,中国手机市场陷入了逐渐衰颓的窘境中。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19年一整年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为3.69亿部,同比下滑7%。同时,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里,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萎缩了15%,跌至8530万部。


在国内市场已成红海的大背景下,向来擅长线上渠道的小米其优势正逐渐减弱。一方面,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早已褪去,小米的增长动力与数年前相比显得有些不足。另外,华为荣耀2019年的线上渠道销量已经远远超过小米,虽然小米早就推出了Redmi来应对荣耀,自己则主打高端,但销量难以突破新高的问题仍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相比之下,线下渠道的销量潜力早已被OPPO、Vivo证明,它们也正是凭借巨量线下门店才得以与小米和华为并驾齐驱。而另一个对小米有利的因素是,曾经的市场扛把子华为,在2020年下半年已经因为禁令全线收缩,它留下的除了线上市场的巨大份额外,还有线下渠道的巨量资源,小米显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此前,小米就已在线下门店有所布局,但真正发力仍是集中在2020年。据官网数据显示,到2020年12月为止,小米之家的数量已经扩张到了1000家,这意味着小米在一年内开出了400家小米之家。1月9日,小米又在全国同时开出1000家小米之家,这一大手笔在业内引起了不小轰动。


不过,在小米线下大力扩张的同时,小米经销商“赚不到钱”的观点也开始悄悄传播。一位山东地区的华为经销商表示,华为手机近期基本拿不到货,从批发市场拿到的货也是接近网上的零售价,自己已经在考虑转投下家。但他同时也强调,自己不会跟着小米“打天下”,因为小米的中低端机型没有利润空间。“担心小米不会大方跟渠道分享利润。”


与华为、OPPO以及Vivo相比,小米的优势在于其生态链产品相对丰富,这是经销商群体中公认的一点。但由于产品低毛利的原因,很多商家确实没获得自己预期中的利润,他们中不少人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多少能挣一些钱”。“一个月流水六七十万,利润能做到十万就已经不错了。”一位小米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最近的产品路线已经逐渐向着雷军所称的“高端化”迈进,从小米10至尊版的推出到最近发布的小米11莫不如此。拳头产品的提价,无疑能够有效增加小米产品的毛利率,这对饱受低毛利之苦困扰的经销商以及加盟商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发力线下的小米,该如何面对OV和新生的荣耀?

当然,在小米逐渐完善自身线下体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它的竞争对手们。


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华为的竞争力确实已经不如往昔,但从它体内脱出的荣耀,仍保持着惊人的发展潜力。据奥维睿沃(AVC Revo)数据显示,此前荣耀一家的所占市场份额就已超过小米与红米合计。而根据2020上半年巨量引擎手机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荣耀已经成为少数能够维持用户净流入的手机品牌,而荣耀用户的流入多半来自小米以及OPPO等对手,这意味着未来荣耀在与小米争夺市场时,仍有着较大优势。


在经历了剥离的阵痛后,荣耀似乎也下定了发力线下市场的决心。此前荣耀总裁赵明就表示,四至六线市场对于荣耀来说“是个增量机会”,下一步会向这些地方扩张。


OPPO、Vivo这边,虽然它们已经开始扩展互联网销售渠道,但对于线下市场仍然保持着相当程度的警惕。可以预见的是,凭借全国范围内数十万家门店,OV两兄弟将成为小米未来最难过的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