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半成品菜就是要有参与意识和做菜的仪式感。”市民刘姐表达了很多人的心声。“外卖送的快,还不如刚出锅的菜。”
疫情之下,大部分餐厅都不吃了,只能外卖,血淋淋的。但是这个时候,很多知名餐饮品牌开辟了新的途径,开始拿出半成品!
最近我们发现海底捞、大东、陶陶居、大龙一、小龙坎等品牌都在美团推出的“好吃家”服务里卖半成品。要么是自己的特色菜,要么是家里难做的硬菜,还原了餐厅的味道。价格只有餐厅的一半,最早半小时就能送回家!
「半成品拿出来我们家」的新模式是什么?疫情过后,能否成为外卖后餐饮业又一大新机遇?
海底捞“开饭乐”系列方便菜
大东山楂红烧肉方便菜
大龙一乐山波波鸡半成品
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中国人更注重吃饭和团圆快乐。这是许多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热气腾腾的饭菜的好时机。在人们的一致认知中,超市里的干净蔬菜是简单的清洗搭配。比起菜市场买的新鲜蔬菜,价值感不是很强。上课用餐不错,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感受餐厅的氛围,但要视时间和预算而定。
外卖很方便,但在人们的认知中,外卖只是为了饱腹感,用它来改善生活还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半成品”的机会!它能平衡时间、效率和口味,让想做饭又忙的年轻人在家简单加工后就能吃到饭。
疫情之前,速冻菜就已经存在了。超市和电商渠道那么多,但是从来没有做过。机会在哪里?
机会在于从餐厅拿出来的半成品!
第一,每家餐厅都有自己的招牌菜,经过市场验证,做成半成品会更好;以长沙红旗食堂为例。在除夕夜之前,它会制作年夜饭的半成品,将全家福和红烧肉与梅菜混合,装在保鲜盒里,让老顾客带回家乡“填饱肚子”!总是供不应求。
二是餐厅通过外卖将半成品送到客户家中,或者可以成为就餐外卖之后的另一个增量市场;在美团还给餐厅入口卖半成品的情况下,餐厅里的半成品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顾客,几乎每个餐厅都可以做到,为整个餐饮行业增加收入增加了新的渠道。
西贝、海底捞、梅州东坡等餐饮品牌短期内受到严重影响
响,但长期来看,可能还是一次难得的改革完善期,因为它们有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还有足够强的品牌力和完备的供应链能力,只要补上线上的能力,就有可能直达消费者,甚至变成餐饮业中的“小米”:既是产品,也是品牌,直达用户,过半的销量由自有渠道完成,既是产品,也是品牌;直达用户,过半的销量由自有渠道完成;而且,它既卖自有产品,也卖别人的产品。
目前,海底捞靠自己的线上商销售额已翻番,眉州东坡也建立了自有渠道卖半成品,西贝正在加大运营线上业务的力度,主要包括三部分:外卖、在线商城以及近期要启动的团餐业务。微信小程序「西贝甄选」中,不仅售卖自有品牌的莜面鱼鱼、牛大骨、羊蝎子火锅等预制菜,以及食材与休闲零食,还售卖其他品牌的产品,比如正大食品的鸡蛋。
而且目前西贝在线上的努力也卓有成效,西贝通过企业微信,1月份在线上添加了3万多名客户,现在全国每天200多家门店客户经理与9万多名顾客紧密连接,并为顾客提供线上的送餐和食材订购服务。
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半成品速食也解决了独自在家吃饭的大难题。平时,半成品菜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工作忙碌的白领和“厨房小白”,也是“懒人经济”的产物,疫情期间,却成为许多家庭换换口味时的消费刚需。实际上,日本的半成品食品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户均消费半成品菜的市场规模,大概只达到日本2004年家庭户均消费的5%。“结合整个新生代生活节奏、工作节奏来看,半成品制品肯定会成为一种趋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半成品菜的发展难点关键在于科普、宣传以及消费端的接受度不高,而这次居家“战疫”的特殊历程,或将推动半成品菜在国内市场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