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全国大学生创业网登录入口(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焦[202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厅(局),部属高校,省厅共建高校,国家开放大学: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定于2020年6月至11月举行,为全面落实金平总书记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春红梦之旅》的重要回复精神,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冲,我就创造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竞争促学习,培养创新创业力。竞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年轻人扎根中国,了解国情和人民的感受,磨砺意志,拓宽国际视野,增加他们在创新和创业方面的智慧和才华,将充满激情的青年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前途的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以竞赛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进人才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人才质量、教学质量和质量文化的新理念。

以竞争促创新,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竞赛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形成“互联网”新业态,服务经济优质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新局面。

三、大赛总体安排

第六届比赛将力争做到“五更”。第一,更国际化。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全球创新创业浪潮,汇聚世界一流大学,搭建竞争、互促、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第二,多受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搭建德、智、体、艺“五育平台”,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帮助克服贫困,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感。第三,更全面。加强高等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和萌芽教育板块,探索形成不同板块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实现区域、学校、学生全覆盖。第四个更有新意。广泛开展大学生和中学生创新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国家创新发展服务。第五,比较中国化。以竞争为载体,引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塑造力。

第六届比赛将举行“1 6”系列活动。“1”是主要赛事,包括高竹角赛道(详见附件1)、“青春红梦之旅”赛道(详见附件2)、职业教育赛道(详见附件3)、萌芽赛道(详见附件4)。“6”同时是6项活动,包括“用智慧创造未来”、“用智慧创造未来”、全球创新创业展、“用智慧画未来”、世界湾都

成立了竞赛组委会,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省长马兴瑞任主任,教育部副部长钟、副省长秦伟忠任副主任,教育部部长任秘书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本次竞赛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由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以及来自工业企业、投资机构、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非营利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负责对参与项目进行评估,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竞赛设立纪律监督委员会,对竞赛组织机构的评价和协办单位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竞赛纪律的行为进行处理。

/>

大赛总决赛由中国建设银行冠名支持,各地教育部门可积极争取中国建设银行分支机构对省赛的赞助支持。大赛由相关组织参与协办(名单经大赛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认可后另发)。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机构,开展本地初赛和复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


五、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2.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5.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六、比赛赛制


1.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校级初赛由各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地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地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地报名团队数、参赛院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全国总决赛名额。


2.全国共产生16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1000个(中国大陆参赛项目600个、国际参赛项目400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数量另定)、“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00个、职教赛道200个、萌芽赛道200个。


3.高教主赛道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项目总数不超过4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每所院校入选全国总决赛项目各不超过2个。


七、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2020年6月)。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0年6月11日,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15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赛事咨询请通过“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参赛团队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


2.初赛复赛(2020年6—9月中旬)。各地各校登录cy.ncss.cn/gl/login进行大赛管理和信息查看。省级管理用户使用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账号进行登录,校级账号由各省级管理用户进行管理。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校、各地自行决定。各地各校要正确研判当地的疫情形势,原则上采用线上路演的方式开展校级初赛和省级复赛,尽量减少线下同期活动,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预案。大赛组委会已组织有关单位加紧开发免费的网上路演平台(另行通知),各地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各地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全国总决赛参考)。国际参赛项目的推荐遴选工作另行安排。


3.全国总决赛(2020年11月上旬)。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奖、银奖、铜奖。


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各地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为参赛团队提供多种资源支持。


八、评审规则


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


九、大赛奖项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和各类单项奖;另设高校集体奖、省市组织奖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奖(详见附件)。


十、宣传发动


各地各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高教、职教和普教职能处室共同参与,组织做好省内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各校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根据情况组织师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激励更多学生了解“双创”、投身“双创”。


各地各校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十一、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1.大赛工作QQ群号为:460798492,请参赛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


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萧潇


联系电话:010-68352259


电子邮箱:jybdcw@chsi.com.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3座


邮编:100044


华南理工大学 王科 徐昕


联系电话:020-87110452


传真:020-87114453


电子邮箱:adsa@scut.edu.cn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邮编:51064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 王亚南


联系电话:010-66097850


电子邮箱:internetplus@moe.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


邮编:100816


附件:1.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方案


4.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方案


教育部


2020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