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泉街某食堂工作人员提着一卡车废纸板来到华丰一小区华丰小区的一个服务站。站内工作人员立即招呼他们帮忙卸货称重,然后按标准支付对方的回收款。平台前门写着:“鑫回收再生资源服务站001号”,街道办副主任屠正峰表示,该站是全市第一家由专业企业打造的再生资源回收“连锁店”。
今年,为了在全市率先建设“无废街区”,龙泉街创新模式,借助市场与企业“美信达”合作,打造辖区内“一中心两站”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目前,第一家再生资源服务站已投入运营,“旗舰店”服务站和另一个回收点正在建设中。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龙泉“打游击”的20多名废品回收人员,已经被“纳入”回收网络建设,纳入专业企业管理体系,以新的身份对可再生资源进行专业回收。
“现在方便多了。服务站离我们家很近,打个电话就能上门。”华丰二小区居民胡梅梅说:“服务站的购买价格明码标价,尺度准确。大家都愿意把废品卖给服务站。”华丰一号社区服务站负责人戴勤表示,自服务站运营以来,废纸板的平均日用量已达数百公斤,塑料瓶每天最多可接收50公斤。
专业化的垃圾回收运营模式给街道环境带来了诸多改变。华丰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国强表示,原来的居民喜欢在家里囤积废品,甚至占据公共空间,等着闲置的废品回收站“游”到社区里讨论价格交易。堆积的废品影响环境,叫卖也影响居民休息。“现在这种情况变化很大。”
“游击队”对“正规军”进行了升级,大大提高了废物回收的效率。薛原本是一个“散兵游勇”,在龙泉四处“游荡”回收垃圾。经过这次收集,他成为了可再生资源服务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做这个好几年了,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家’,公司给我们买了保险。”薛说,现在公司配备了专业的车辆,而且会发工单,所以不再需要“当当”地在大街上乱逛。
通过新模式的运行,龙泉街可再生资源日回收量约为20至30吨。屠正峰表示,借助市场构建新的废弃物回收链,改变了以往政府促进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单一模式,也使可再生资源回收形成了更加有效的管理闭环。
来源:吴兴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