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编辑:程鹏
每天和我们“劳动人民”打交道最多的“夫妻店”,大概就是街上的那种,从早餐包子豆浆店,到午餐晚餐各种米线炒菜馆,晚餐后奶茶糕点店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市场需求足够大,足够分散,没有绝对的领导者。在我们印象中,大部分街边店铺都比较分散,但是数量多,规模小,就是夫妻可以合伙开始做,每天早起,贪得无厌,不懂营销技巧,客户价格低,利润低。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做这种小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开连锁店。我就不信这个小生意能上市。但是有一个大师做到了!
初中毕业的刘师傅,用了22年的时间,把自己的小生意做成一家市值近120亿元的上市公司。被刘师傅称为“馒头第一股”的八碧食品,10月12日登陆a股市场,实现了11次连续上涨,市值超过100亿元。初中毕业的刘师傅,已经卖了价值70多亿的包子。
不要小看身边平凡的事物,肯德基,只是一家汉堡店;海天只是个打酱油的;农夫山泉只是一瓶水。事情很简单,但不一定能做成大生意。一个2块钱的包子,不起眼,但却是很多人每天都要吃的东西。每人每天几块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与图片无关)
“最强包子铺”诞生!年收入10亿
上市11连涨停,市值近120亿
“最强包子店”诞生了!
据公开信息,八碧食品是冷冻食品制造中的中式糕点企业,以连锁店销售为主,团体餐饮销售为辅。其产品包括小笼包、小笼包、粗粮小吃、馅料和粥等。巴比食品拥有“巴比馒头”、“尹仲”等多种国产中式糕点品牌。
10月26日,Babi Foods再次关闭涨停。截至收盘,巴比食品报47.53元/股,成交额10.3亿元,成交率36.79%。最新总市值118亿元。
10月12日至10月26日的11个交易日内,巴比食品连续录得11个板块,股价上涨至47.53元/股,比12.72元/股的发行价高出约274%,市值增长逾86亿元。
根据八碧食品的财务报告,公司2016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元、8.67亿元、9.9亿元、10.6亿元,的净利润分别为3700万元、1.13亿元、1.43亿元和1.54亿元。
巴比食品实则“夫妻店”
股价翻近3倍,创始人财富已超70亿元
据悉,截至第三季度末,刘会平的持股比例为40.8%,其妻丁石梅的持股比例为7.67%。此外,作为有限合伙人,刘会平持有天津惠平94.46%的股份,天津八碧76.41%的股份,天津尹仲87.95%的股份
额,合计最终占有公司股份12.16%。也就是说,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持有公司6成左右的股份,刘会平、丁仕梅夫妇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由于刘会平夫妇持股比例较为集中,因此连续涨停的巴比食品引起了市场关注。

在巴比食品上市的11个交易日,连续11个涨停,股价从发行价的12.72元/股涨至47.53元/股,翻了近3倍,总市值从32亿上涨至118亿。市值增加超86亿元。巴比食品实控人刘会平、丁仕梅夫妇身家也超70亿元。
不过随后,巴比食品发布公告表示,经公司董事会自查及发函问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成为“中国包子第一股”
近9成营收依靠加盟店
招股书显示,巴比食品自成立以来,专业从事各式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以及粥品饮品等中式面点为主的速冻食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
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拥有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公司建立了以加盟门店销售为主,直营店及团餐销售等相结合的营销体系。这种以加盟门店销售为主的营销体系决定,巴比食品的主要收入都来自加盟门店。

图片来源:食品官网截图
据巴比食品上市公告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模式分为特许加盟销售、直营门店销售、团餐销售及其他。公司以特许加盟销售为主,2017-2019年特许加盟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92%、88.54%和86.37%。

中饮巴比方面也将加盟模式列为企业的风险因素。该公司表示,中饮以加盟的销售模式为主,主营业务收入90%左右来源于加盟模式的产品销售。报告期内,发行人加盟门店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加盟商拥有对加盟门店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在具体经营方面须接受公司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若加盟商在日常经营中未严格遵守发行人的管理要求,将对发行人经营效益、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发行人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加盟商的不断增加,发行人在加盟模式方面的制度建设、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目前,从市场分布看,巴比食品的业务区域主要集中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数据显示,2017-2019年,巴比食品在华东地区分别实现营收8.13亿元、9.19亿元以及9.72亿元,占比均在90%以上。
公司称,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产品销量得到了恢复。
天风证券指出,虽然毛利有所下降,但作为消费者放心、加盟商首选的早餐品牌,供应链体系完善,商业模式可复制,品牌效应有溢价,并且生产能力有进一步扩容的空间。看好巴比食品的扩容提速,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也指出,巴比食品卡位优质赛道,期待加速扩张。品类兼具早餐+冻品两大属性,较大的市场容量决定了公司所处优质行业赛道。从竞争格局来看,公司在同类型早餐连锁业态中处于领先地位,存量门店规模验证其管理能力与供应链组织能力。期待公司明确战略定位,加速未来门店扩张节奏。
初中毕业的刘师傅白手起家
22年个人财富从-4000元到超70亿元
让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如今市值近120亿的早餐“巨无霸”,其前身,只是一家普通的街边早餐店。
而这个“馒头第一股”的巴比食品董事长也只有初中学历,刘会平用了22年的时间,将路边的2元包子店成功推向资本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据21金融圈,1998年3月,21岁的刘会平拿着借来的4000 元钱只身前往上海闯荡。他盘下了一个早点摊子,刘会平的第一家馒头店开张了,但由于对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不了解,开始生意并不好,每天营业额不过200元,而摊位月租金却要6000元。两个星期后,刘会平血本无归,关掉了店铺。
1999年年初,在姐姐的支持下,刘会平的第二个包子店在上海的福建路上开业了,这次的生意比上次好多了。但由于隔壁店家的包子味道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刘会平的生意以失败告终。
遭遇了两次失败,刘会平始终认为包子店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上海有2500多万人,如果仅有20%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话,那也至少是500万人的生意;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个 4、5块钱的话,那就是整整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刘会平希望通过差异经营,让自己的包子铺活下去,他反复品尝、琢磨上海人的口味,想在以饮食讲究著称的上海开出自己的特色店。经过多次口味改良后,2001年3月,刘会平在黄浦区南京路开了一家“刘师傅大包”的包子铺。他把包子的价格定为每个7毛的低端路线,克服了小店的脏乱,包子味道却又胜过大店,且价格又低,深受顾客的欢迎。
接着,刘会平决定在上海最繁华的、也是租金最贵的南京路上开店,由于南京路人流量大,就这样,刘会平成功把几毛钱一个的小包子卖进南京路,那一年,他赚了50多万元的纯利润。
由于包子皮薄馅足,新鲜好吃,好口碑引得包子店门前排起长队,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门店越开越多。2003年,“刘师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馒头”,进行第一次品牌升级,更借助媒体宣传成为最早的“网红包子”。
在有了“巴比”的品牌名之后,刘会平在2004年开始学习麦当劳肯德基,投资80万建立了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馅料并配送到店。
由于集中生产之后成本下降,巴比馒头便用加盟的模式开始迅速扩张,从2005年启动品牌连锁加盟业务,到此后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开店速度直到现在。
2015年成为年度中国快餐50强企业,并于今年10月12日成功上市。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国际金融报
中国基金报、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