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雅安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案例及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部分:市值管理方法论
市值管理的核心理念有三点:第一点是帮助上市公司树立产融互动、EVA创造的经营理念。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板更多的是想着供、研、产、销,但是很多公司实际上缺乏这种关于如何有效的进行产融互动,如何以EVA创造而不是利润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的思考。二是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业务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业务体系;三是实现市场价值波动中的价值,增加股东财富和公司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这三个概念是市值管理的核心概念。
第一个理念,树立产融互动和创造EVA的经营理念。
任何上市公司都是在两个市场运作的,第一个是资本市场,这个市场的经营目标是市值。第二个市场是产品市场,其核心是利润。其实我们知道很多上市公司是比较靠右的,就是产品市场。每天研究生产销售都在想着盈利。很少有上市公司能有左倾思维,能有效融合这两种思维的上市公司就更少了。
一个公司必须既有行业思维又有资本思维,必须与行业和金融互动;必须认识到,就核心竞争力和股东财富而言,市值是终极指标,利润只是过渡性指标。利润会影响你的市值,这是价值决定价格的经典理论。
但是很少有人去想,反之亦然。
但是市场价值也会影响你的利润和企业发展。比如有一家上市公司,一直是行业第一。他一直认为,如果他在行业做得好,市值自然会上去。后来发现他的竞争对手的市盈率比他通过市值管理的方法高很多,反过来他又以非常便宜的成本赚了很多钱,然后用这些钱做产业并购,以后可能会超过他。这家上市公司已经清楚地看到,市值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我们希望能为他服务。
第二个理念是建立市值管理的经营体系
市值管理系统分为两种定义。
首先是广义的市值管理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市值管理就是管理公司的一切”。简单来说,一个公司的市值就是净利润乘以市盈率,也就是E乘以PE。
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
如果是一个广义的市值管理体系,那么应该有效管理所有影响与市值相关的E和PE的重要因素。
最近我们做的一些案例也有涉及到e的管理,一是通过资金的并购,帮助企业通过并购成长。第二,通过股权激励、精益生产、产品营销等服务,帮助上市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r />影响E的主要因素有这么几个:
- 1、这家公司的产业布局和性质是怎样的,是多元产业还是单一产业,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是周期性产业还是非周期性产业,是政策支持性产业还是政策退出型产业等;
- 2、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每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B2B的,有的是B2C的,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很多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它的商业模式又不一样。所以要搞清楚一家公司到底怎么挣钱;
- 3、核心能力是什么,每个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不一样的,可能是规模、营销、品牌、团队等,每个公司挣钱的那个核心的东西它是不一样的;
- 4、企业家团队,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下,对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团队往往是影响一家公司能不能持续挣钱的核心要素,所以一个企业家团队是非常重要的;
- 5、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和财务报表作假的差别在什么地方?财务报表作假显然大家都很理解是什么概念,盈余管理是在符合会计准则的条件下对财务报表进行合法合规的调节,这叫盈余管理。
- 这些因素我们认为是影响E的最主要的因素。如果要进行市值管理的话,就要把影响E的这些因素做出相应的改变和优化调整。这个是企业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但是,很少有企业家做右边PE(市盈率)的这些事情。

1、股市周期
第一个是资本市场的周期,就是股市周期。股市周期有牛市有熊市,在牛市里面还有结构性的熊市,在熊市里也有结构性的牛市。在整个股市发展过程当中,它有大周期和小周期存在,每个周期里面又有不同的主题。这是影响市盈率最大的因素。
2、主题管理
每家上市公司都有若干个主题。从业务来看,有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穿戴、环保、安全等主题;从风格来看,由龙头股、跟随股、边缘股等主题;从板块看,有大市值、小市值、高价股、低价股主题等等。
3、4R管理能力
4R我们是指投资者、分析员、监管机构和媒体关系。这是上市公司面对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四个对象,他们都是需要有效地进行管理的,而不仅仅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或媒体关系管理;
4、送转能力
每一家公司有两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叫未分配利润,一个叫资本公积金。这两个指标在财务领域大家可能认为不是很重要,但是在A股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一个公司的送转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
5、股东结构
即使是同一个产业做同样的业务的两家公司,如果它的股东结构不一样的话,那它市盈率是完全有可能不一样的,最典型的就是巴菲特效应;
6、市值股价区间
两家同样业务的公司,它是十个亿市值和一百亿市值它的市盈率是绝对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市值越小、股价越低,市盈率越高。
以上是广义的市值管理经营体系,所谓的市值管理是管理公司的一切。
第三个理念是在市值波动中进行价值实现
增加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增长。从长期来讲的话价格一定是回归价值的,但是短期由于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它永远是偏离这条直线的,或高或低。那么在这个偏离过程中做什么动作就体现了市值管理水平的高低。
我们要帮助上市公司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做一些相应的资本经营动作,比如说增持、回购、股权激励,因为这个时候买股票是便宜的,因为它低于内在价值;在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做一些相应的资本经营动作,比如说增发、换股并购、减持,这样的话就可以在市值的波动过程当中去提升公司竞争力。
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了更低的融资成本或者利用资本市场对你股权的溢价定价去换取了别的非上市公司的资产或者股权,所以就会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这套机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部分:企业10亿到100亿的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结合实操的项目案例来展开分析市值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论。
A公司是深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十几年来形成了杂乱的业务结构。它是一家做IT的公司,目前在A、B、C三个不同领域都有B2B的IT业务,A领域是医药行业,B领域是政府领域,C领域是城市领域。如果从净利润上来看,一半以上的净利润是由A领域的IT业务提供的,因此这个公司的核心业务其实就是A领域IT的B2B业务。
进一步分析A领域市场,发现B公司在这个市场占有率接近50%。这说明未来他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很有限,因为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很难继续快速增长。我们看他近10年的净利润增长曲线,你发现这个公司从2002年到2011年近10年来利润基本没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IT领域机会多变化快,过去A公司为了突破A领域的行业天花板,做了很多产业突破的尝试(B、C两个领域都是他的尝试),但基本失败(不贡献利润)。A公司当前核心业务仍集中在A领域的B2BIT业务,但目前该领域业务发展遭遇瓶颈。
那么它在A领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第一是客户基础。其市场占有率已有50%;第二因为其做IT业务,积累了一定技术平台;第三,积累了一批人,做IT业务核心就是人才。这些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从4R管理情况来看,有这么几个分析结论:
- 1、这家公司没有研究员关注。从2006年到2011年底,累积5年时间只有10篇研究报告。
- 2、机构股东数量少:2011年,前二十大股东中只有一家机构,2010年和2011年的股东名册显示,曾有几家机构持有A公司,但多数持股比例小、持股时间也很短。
- 3、上市10年市值仅增长1.13倍,没有做过任何融资,大股东也没有做过减持。
- 4、至今为止与竞争对手市值及市盈率差异大。它的竞争对手跟它差不多一个时间上市,目前有100亿的市值,而它只有10亿的市值。从市盈率看,竞争对手也比它高。
我们在这个企业两个月时间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 1、A公司所处的IT行业是一个机会多、变化快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凯文凯利(《失控》作者)最近有一个理论:未来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有新的技术一出现,就立马把之前做的最好的企业颠覆掉了。IT行业是最典型体现这个理论的行业,马化腾说微信不推出的话,可能腾讯已经死掉了。
- 2、A公司主业为A领域ITB2B业务,但该业务已近饱和,其它机会它也没有抓住。看整个世界IT行业的变迁史,IBM、微软、google、facebook等不断被替代。因为不断有新的物种和商业模式出现替代老的物种和老的商业模式,这是IT行业最典型的一个特点。这家公司也很想去抓,但结论证明公司到今天为止一个机会也没抓住。
- 3、这个公司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没有发育出一个吸引、孵化优秀人才的平台机制。IT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有没有一套机制吸引、孵化人才从而不断推出和迭代产品,这是行业里的核心竞争力。只要有人在,哪怕你现在暂时落后都没有关系。平台式公司要整出左手打右手的这种生态,实际上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通过竞争可以激发出每个人最大的活力,而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技术路线出现问题而导致这块业务全军覆没。
- 4、过去没有产融互动思维,没有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
面对未来发展,A公司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
1、公司所处IT领域未来有哪些发展机会?
2、是否能抓住这些发展机会?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3、如何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加快公司发展?
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上面讲的市值管理方法论。首先我们为这个企业做了基于市值的发展战略,重新将企业推入了二次创业的轨道;然后通过市值管理价值模型,推动公司市值增长;最后是市值增长后通过增发、并购的形式推动公司的新一轮的业绩增长,最终形成产融互动的经营局面。
我们有一个假设,在产业经营和产品经营方面,我们不会比目前我们服务的客户做得更好。我们提提建议可以,但是实际操作方面客户一定比我更能够做好。所以我们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更多的是把能力发育在怎么去帮助企业管理市盈率方面,就是右边的那些要素。
基于右边的这些要素,我们创造了市值管理的价值模型,就是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这四个模块。我们服务客户更多的是从这四个模块来进行服务的。我们给客户建立市值管理经营体系,就是进行这四个模块的建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