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和小巷,街区和小巷
当清晨第一缕清亮的光线落在窗台上
路边的早餐店
“老板来拌粉,加些萝卜干和花生,再加个淡汤……”
拉开了南昌生活的序幕,路过热气腾腾的早餐店
除了能引起食欲的美味食物外,
平淡生活中也有烟火
这次我们早上5点出发
在南昌找五家早餐店
我看到了南昌人过早生活的缩影
『超越猪血粉』
20年来, “一直专注于制作一碗猪血粉”
南昌街凌晨5点,室外温度只有3,天昏地暗,依旧保持着夜晚的宁静。桃园路口的超月猪血粉每天这个时候亮灯,开始炒酱,准备开始一天的露营。
炉前升起浓烟,香气不断跑进鼻腔。昨天准备的猪血一直在锅里滚,每天早上桃花源里都弥漫着这样的香气。
和大多数桃园居民一样,超月猪血店的老板,穿着皮大衣,是老厂的下岗职工。他一开始面对的是时代的改革与发展,也许是自愿的,也许是被迫选择下海经商,开办早餐营。夫妻两个倒班,20多年。即使搬回家,他也放不下自己的锅。
送孩子上学的父母和上班的人都来店里,都是从这边小区过来的。“今天,来一大碗猪血粉,别辣椒了,快点。夏紫想逃课!”
邻居说:“早上来这里是习惯。如果你不来一碗,你会觉得少了什么。这里的菜很好吃,你以后还得排队。”用一碗猪血粉开始一天的学校生活一定很好玩。
我们还点了一碗肥肠扎江面,是店里的招牌。老板亲自下锅,在锅里炒各种调料。
:15px;">不同于老北京的炸酱面,各式配菜一字排开,面条和酱料分离开来,南昌的炸酱面将面条和配菜酱料一起翻炒,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浓稠的酱汁,各种配料充分融合,整碗面条都充满了“锅气”,肥肠大而不臊,豆芽去除了腻味,热气腾腾的一碗面条下肚,连酱汁也不愿意错过。老板的性格却不像他手里的面条那么浓厚,嘴角永远都是淡淡的微笑,不疾不徐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20年的时间,用自己的一碗猪血粉陪伴着桃苑居民的每一个清晨。
『老字号眼镜子煎包汤包店』
“从东方酒楼传承出来的白案手艺”
在大众购物中心对面的小金台社区,有一条叫做“包家巷”的小街巷,充满了老南昌的市井气息,杂乱的电线错乱遍布,背着书包赶路的学生,还有破败的6层老楼房。
而在这里有一家必须要赶早来一趟的老子号眼镜子煎包汤包店,三十多年的时间,早已经积累一批老饕,数不清的食客,从孩子变成了中年。
这样的早餐店,氛围自然是不会差的,一大家子全部都扑在了这一间店铺里,每天从凌晨四点钟开始,紧张有序的做着所有的工作,看着面粉在案上飞舞,手指快速的上下翻飞,每一个包子的分量都了然于心,基本是一样的了,问起阿姨们,是哪里来的手艺,可以吸引这么一大批食客
颇有气质的阿姨说“妈妈以前是南昌东方大酒楼的白案师傅,我们都是老一辈那里学来的传统手艺,肉馅都是有秘方的哦!”原来从艺术团退休了,就一起来做包子店里,弹琴包包子,这不都是手指上的艺术嘛。”
煎包可是一门技术活,油和水的比例,水煎的时间,甚至是翻动的次数,对于煎包的口感都至关重要,煎包好不好吃可都在师傅的这一双手上了。
这儿的煎包,底面煎到金黄酥脆,白色的部分依然软嫩,撒上一把芝麻,葱花,还伴着香脆的油酥,整个店里都散发着煎包的香气。
虽说是煎包,可是汤汁一点也不会比汤包来得要少,轻轻咬开一口,丰盈的汤汁立马就溢了出来。
煎包这边刚下肚,这边热气腾腾的汤包就已经上了桌,每一个包子都是晶莹剔透的,就连褶子数都是丝毫不差。
牙齿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对着吸上一口,仿佛是喝上了一口肉饼汤,一整个包进嘴里,满嘴都是肉汁的鲜甜和面皮的清香。
老板还不时和食客唠上两句“噶不晓得各咋地方拆不拆诶,都木有个准信个”,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团和气,充满了笑容,毕竟一家没有人情味的早餐店是不能够开了三十来年的。
『春洪猪血店』
“用板车拖出来的猪血老字号”
从眼镜子出来,往前的小巷子里,就是春洪猪血店,南昌的早餐店,这一家,是必须要来说道的,可以说是所有的南昌老饕们都会来朝圣的一家店,对于早一辈的老南昌来说,春洪猪血粉绝对是最具有“古早”记忆的。
40年前,用一辆小板车拉着在八一桥底下卖着一碗简单的猪血粉,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碗最普通的猪血粉已经是所有人最有滋味的记忆,记得父辈曾经和我说过,每一次只要到南昌来,路过八一桥,总要找到这家猪血粉,来上一两碗,用油水滋润一下自己的肚子。
一进店门,就听见师傅还在眉飞色舞地和客人说着她计划这个周末又要去哪里潇洒游玩,手里切姜蒜的手也丝毫没有停留,仿佛就是在自家的厨房切着菜,闲聊着家长里短一般。
热腾腾的猪血粉上桌,猪血的腥气被去的一干二净,汤头充斥着冲姜蒜末的味道,每天早晨3,4点钟新鲜手作出来的猪血暗红爽滑,整一个就是果冻的口感,顺着喉咙刺溜着就滑溜了下去,粉里加入的辣椒也绝对是点睛之笔,鲜辣的的汤头顺肚而下,绝对是提神和醒酒的最好选择。
店里的客人们还打趣地让我们把店里的大头拍下,说是看到了他,就等于看到了春洪猪血粉,就是店里的活招牌。
40多年的时间,曾经的小板车也变成了现在令人络绎不绝的大店铺,但不变的依旧是那一碗简单的猪血粉和纷纷追随而来的食客们,老板娘每天早晨依旧忙碌,用一碗碗的猪血粉慰藉着一个个早起的灵魂。
『聚味美食坊』
“从‘老龙王’的脚下搬迁至此”
聚味美食坊也是一家夫妻共同撑起的小店,我们是从我们的粉丝@evil的留言中得知这家小店。聚味美食坊最开始开在龙王庙立交下,自从龙王庙立交拆迁后夫妻俩便迫于生计开在了象山北路口。
搬迁后夫妻俩的生意一落千丈,但尽管冷清,每天早上丈夫都会站在摊位门口,一直吆喝,有人来买拌粉,他就说:“诶,你喝个汤咯,对身体好!”
倒是这家夫妻店的老板娘十分乐观,“现在也没那么多生意了,何不图个清闲呢。”老板娘是一个很热情且温暖的人,老板娘喜欢说话,会提醒客人烫口,会和客人聊聊家常。
我们点了南昌早餐的标配:一碗瓦罐汤,一碗拌粉。拌粉劲道,酱料十分够味,瓦罐汤的肉又大又鲜美。其实这家店的拌粉和汤真的非常不错,也有曾经住在龙王庙立交旁的人又想起来特地跑来与夫妻俩再叙叙旧的客人。
其实有一些味道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也许就是那个清晨间唤醒你味觉常去的那一家米粉摊。食物的魅力就是这样,有的人只是为了重现这种味道而味道真正的秘密就是唤起你的回忆,在美食中看到生活的缩影。
『珊珊汤店』
“热闹市井的早点摊这就是过早的意义”
珊珊汤店,在永叔路附近,开业至今已经30多年了,说一句养活了这条路的人的早晨都不为过。当我们一来到珊珊汤店门口人群涌动,已经8点多依然人声鼎沸。
“老板来一碗拌粉加个鸡蛋汤!”这样的呼声在店门口此起彼伏。这小小的汤店瞬间让人觉得仿佛置入闹市街头,这些食客来去匆匆的脚步也印证着这家风雨老店的辉煌。
这家店最出名的就是酱料,他们的酱料是福建海鲜馄饨同款。当你拿起一碗粉的时候需要细心搅拌,因为碗底下的酱料才是这里最大的亮点!除了酱料,这里最出名的拌面也十分讲究,老板娘说:“掸面的过程直接决定面好不好吃!水要烧的刚刚好,生面浮起来以后要抓得游一下,再摸,不软不硬的时候起锅,这样吃的时候才有弹性!”
当你在这家人多又吵闹的店内拌起一碗粉嗦了起来,你就会感受到人间烟火气就是这样。吵吵闹闹,街坊领居家长里短的你一句我一句。老板娘边做着早点边与客人其乐融融的交谈,这才是真正南昌的早晨。
当我们还在蒙头赖床的时候,宁愿多睡几分钟
也不愿吃去吃一顿早饭
这5个早餐铺子,是南昌人过早的缩影
我们希望你可以不要错过你生活中的每一份早餐
不要错过在这个城市清晨的美妙生活
芸芸众生,寻常巷陌,世俗的洪流湍湍而去
一娉一笑,款款而行,美丽的乡土风情悠悠而现
美不在丰乳肥臀,更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间
今日话题
你与你早晨最爱去的早餐店有着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