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县级饮料代理一年能赚多少钱,矿泉水批发市场在哪里

农夫山泉每年收入50亿英镑,揭开了倒卖水生意的神秘面纱

庞大的饮料帝国背后,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独狼”。

成立24年,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决定去香港IPO。

投资界(ID:学究2012)获悉,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夫山泉”)于4月29日晚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CICC和摩根士丹利为联合发起人,预计筹资规模为10亿美元。

20年来,农夫山泉上市的消息从未断过。2003年8月,农夫山泉被浙江省证监局指定为“拟上市公司”。随后,2008年5月,农夫山泉与中信证券签订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从未上市。

一手打造农夫山泉的钟睒睒曾公开表示“资本市场注重需求和需求,农夫山泉没有需求,没必要上市”。而他的另一家公司——万泰生物,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仪器、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于4月29日登陆上交所,市值约43.63亿元。同一天,一家公司登陆a股,另一家公司冲刺港股。鲜为人知的钟睒睒财富地图吸引了无数目光。

一瓶矿泉水生意:

超过一半的毛利,卖水一年赚50亿

农夫山泉IPO终于敲定了。

4月29日晚,农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由CICC和摩根士丹利共同发起,筹资规模预计为10亿美元。至此,一个庞大的瓶装水帝国浮出水面。

1996年9月,钟睒睒正式成立新安江羊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并将其饮用水品牌命名为“农夫山泉”,以迎合都市人对自然和纯净的向往。两年后,农夫山泉推出550 ml运动服,挥挥手,扔钱,把品牌和渠道推向全国,高喊“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等口号。

某种程度上,钟睒睒的广告语言也成就了今天的农夫山泉。据Jost Sullivan报道,从2012年到2019年,农夫山泉连续八年保持了包装饮用水在中国的第一市场份额。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农夫山泉的营收数据分别为174.91亿元、204.75亿元和240.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2%,高于同期中国软饮料行业5.8%和全球软饮料行业3.1%的增长率。

净利润分别为33.86亿元、36.12亿元和49.54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9.4%、17.6%和20.6%,也远高于国内外软饮料行业不到10%的平均利润水平。其中包装饮用水的贡献占大头。数据显示,2019年,包装

饮用水的收入占比达59.7%。


这些年,钟睒睒开始拓宽农夫山泉的边界,在茶饮料、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等细分领域扩张,推出了农夫果园、尖叫、水溶C100、维他命水等热销品牌。在2019年,农夫山泉甚至还杀到大热的咖啡市场。以2019年零售额计,农夫山泉在茶饮料、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1%和15.7%,市场份额均居于中国市场前三位。


隐形富豪钟睒睒和他的商业版图


庞大饮料帝国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名字——钟睒睒。


创立农夫山泉的那一年,钟睒睒已经42岁。在人生的青年阶段,他辗转于绍兴附近的各个大城小镇,泥匠、瓦匠、木匠......什么活儿都干。高考恢复后,落榜的钟睒睒去了《浙江日报》,在农村部当了5年的记者。这5年的所见所闻,为他后来的创业悄悄埋下了线。


1988年,国家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大批有志青年南下淘金。处于而立和不惑之间的钟睒睒,也决心随一波大流,过另一种人生。他去海南种起了蘑菇。这份初创的事业几乎让钟睒睒破产,只能通过摆地摊、卖窗帘等小本买卖维持生活。


人生的转折点在1991年,他成为娃哈哈口服液的代理商,几年后,娃哈哈成了中国饮料市场的龙头老大,钟睒睒也杀入饮料行业。


不过先于农夫山泉,钟睒睒在海南创立了养生堂,干起了保健品的生意。不同于蘑菇创业的失败,在保健品的生意上,钟睒睒赚到了钱,也由此一战成名。据了解,养生堂旗下有70多家公司。


除了“农夫山泉”之外,“养生堂龟鳖丸”“朵而”“清嘴”“成长快乐”“母亲牌牛肉棒”等,均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位居前列。基于此,钟睒睒庞大的商业版图得以显现,构建了药业保健品、饮料饮用水、休闲食品三个营销体系,且在每个营销体系下,均有拿得出手的行业拳头品牌。


农夫山泉拼命往前冲的24年,也是经历风吹浪打的24年。舆论战、对手战、品牌危机战......这24年里,商场纷争是常有的事。但在钟睒睒看来,“我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同行们在干什么、想什么,我根本就不管。”


”在中国,最懂水的是农夫山泉,不是专家也不是什么协会,“钟睒睒说,“产品本身才是决定市场的唯一杀手锏。”如今,他要把“杀手锏”带到资本市场。


IPO前,钟睒睒持有农夫山泉约87.44%的股份,包括约17.86%的直接权益以及通过养生堂持有的69.58%的间接权益。IPO后,钟睒睒及养生堂仍将是控股股东。


十年A股辅导不上市,如今反而赴港IPO


农夫山泉为何着急了?


回过头来看,农夫山泉的IPO之路十分漫长。


早在2003年,农夫山泉就被浙江证监局定为“拟上市公司”。2003年8月28日发布于浙江监管局网站上的一则报道称,“一年多来,杭州特派办先后到农夫山泉等40多家拟上市公司中进行现场检查,实地调研改制辅导情况。完成了31家拟上市公司的辅导调查评估。对5家拟上市公司的举报事项进行了专项核查。”


再有动静是在15年后,2018年8月,证监会浙江局官网发布报告称,农夫山泉正在接受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期的辅导工作已经结束,将进行下一阶段的辅导工作。此间,坊间关于农夫山泉要上市的传闻,达到高潮。


直到2019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发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止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辅导的报告》显示,农夫山泉历经中信证券10年的上市辅导,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辅导协议在2018年12月终止。


随后,农夫山泉方面发布公告称,公司十多年前就已接受上市辅导,一直在接受上市辅导,但一直没有上市计划。这也意味着,超过10年的上市辅导,也未能将农夫山泉送上A股。


这之间的沸沸扬扬,钟睒睒也几乎不理会,只抛下:资本市场讲究需求与被需求,农夫山泉没需求,因此不需要上市。


相较于对农夫山泉IPO与否的冷淡处理,钟睒睒显然对兄弟公司万泰生物的上市进程要更上心些。2001年。因经营状况不理想,万泰生物股权转让频繁,看中大健康版图,钟睒睒一举拿下万泰生物,直接及(通过母公司养生堂)间接方式持有其83%股权,成为万泰生物的实控人。


自2016年6月开始,万泰生物就已迈开上市的步伐,历经三年,三次提交招股书,才如了上市的愿。2020年4月29日,万泰生物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价格8.7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2.98倍。当日收盘报于12.6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44%,市值约为43.63亿元。


这一边兄弟公司在上交所敲钟,另一边“不需要上市”的农夫山泉转身奔向港交所,年过66岁,钟睒睒如何盘算?


当前,国内瓶装水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大,新品牌不断崛起加之同质化严重,伴随消费需求的变迁,消费忠诚度难以构建。这几乎是所有瓶装水品牌都面临的问题。而放眼全行业,除了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康师傅和统一,同样坚持“不上市”老牌水饮品牌娃哈哈也开始“摇摆“。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整体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等发生变化后,农夫山泉的战略思维也发生了转变。在这种变迁下,农夫山泉需要通过上市来加大全产业链、渠道、品牌以及国际化的投入。招股书也显示,农夫山泉此次冲刺港股也意在开拓海外市场。


只不过,递交招股书只是IPO第一步,农夫山泉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作者 | 周佳丽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