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记者:杨健每一个编辑:何建玲
图片来源:照片网
在叶飞的爆料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券商不断发布公告回应市场质疑,而涉及爆料的公募基金尚未回应。值得注意的是,叶飞开始在微博上向粉丝披露众筹费用,称下一步将披露公募基金接管的幕后材料。今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叶飞表示:“我之前在微博上向粉丝透露了众筹费用,下一步将是公开公募基金接管的幕后材料。目前才三万多,还不到五万,所以还不能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私募巨头打算奖励叶飞1000元。他是童玲盛泰投资董事长、第一基金经理董宝珍,5月16日下午,董宝珍发微博承诺奖励1000元,第二天中午12点前到账。与此同时,他呼吁那些渴望一个干净的资本市场的人得到奖励,以便这5万元尽快实现。
叶飞在爆料中说,公募基金和券商是“接手”的主力军。目前涉案券商均已曝光,没有公开发行被“点名”。对此,叶飞告诉记者,其实在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中,公募基金和券商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是主角的问题。中介会找到愿意合作的人,不存在谁领导谁不领导的问题。
公募基金掌管的是基层人民基金,公司也有严格的风险控制。为什么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活动?公募基金经理参与市值管理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叶飞在今天的微博上揭开了“谜团”:公募基金和券商一样,只需要花费几个点。公募和“卖方”合作,公募基金交出自己的股票池,然后“卖方”挑选批准的股票,“卖方”先买。比如买3亿,其中市值3000万用来帮助公募基金经理购买。
接下来公募基金负责拉高,每赚到10%的“卖方”就套现给公募基金经理。这样,外界看起来很顺从,因为“卖方”不是在操纵股价,而是公开发行在操纵股价。叶飞说,私募很少这样合作,因为私募基金赚的钱只能分成20%,剩下的都是给投资人的,不划算。但“卖方”的钱是自有资金,值得。这是公款潜规则。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问题由来已久。在这个“产业链”中,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是否普遍?叶飞告诉记者,公募基金经理参与“市值管理”主要是因为缺钱。因为一般做的好的公募基金经理都是不缺钱的,赚了不少,没必要冒险做这个生意。来接这个业务的,大多是一些不知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很多公募基金经理会做点什么赚外快,而私募不会,因为私募让客户赔钱,拿不到佣金。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