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剁手”嘉年华,但是今年的双十一有点特别,电商平台上的产品大打折扣,阿里JD.COM的股票也很少被破。
以阿里h股计算,这两天市值蒸发约9000亿港元,远超双11的恐怖销售数据。
看来卡点发布的反垄断指南不小。具体内容不会在昨天理解小姐说的时候推出。简单的一句话,只要与网络经济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必须受到约束,无拘无束、无底洞的流毛是行不通的。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双11商家被“两个选择”苦恼,就是被迫站在电商平台上,选A不能选B;消费者对大数据的扼杀,也就是差别待遇和价格歧视感到心疼,因为这是商家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同样的产品,认为时间更宝贵的高净值消费者可以接受最高500元的价格,而低净值用户只能接受300元,但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抢一张优惠券。那个商家有三种选择:统一定价500,统一定价300,或者根据大数据,分别按照定价500和定价500,但是优惠券减少200,推荐给不同净值的消费者。
这三种情况哪个赚钱最多?第一种500元只能卖一件商品,第二种600元可以卖两件,第三种800元可以卖两件。
第二个例子,一些巨头一开始是通过增加补贴或者低价策略来占领市场,然后收购无法生存的小兄弟,然后在一家独大之后减少或者取消补贴。垄断环境下谁会吃亏?必须是消费者,有独家定价权的商家自然是最大赢家。
以上两个例子很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最近,除了反垄断指南,阿里、腾讯、JD.COM、拼多多等27家互联网平台的代表也受到了“指导”,高层发言也强调了互联网平台的垄断性。实施监管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虽然阿里JD.COM都创下了双11的历史交易记录,但两家公司现在公布的数据总额超过了6000亿元。但是!还是阻止不了这些巨头的股价暴跌,市值蒸发的更厉害!环境变了,资本立马用脚投票!
2020年的这个双11,“剁手之王”很可能就是马老师,蚂蚁估值被砍,阿里市值“断裂”。
所以你说,这是谁的双十一?
(理解Tik Tok小姐:财经小姐;VX公众号:金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