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曾经帮助马云200元的外国人,阿里巴巴的市值是多少,马云占多少

1980年发生了一些小事。很多年后回头看,会发现这些小东西都是蝴蝶的翅膀,37年后彻底改变了世界,不可避免地偶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比如在北京,“经济特区”的概念第一次成为国家政策。生活在风暴中的勤劳的渔民可能不会关注这个小消息,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因为深圳已经成为特区,他们会跳进另一个“深海”,成为中国第一个发财的“渔民”。

比如在杭州,一个16岁的平头男孩遇到了正在中国旅行的澳大利亚人肯莫利(Ken Morley),在湖边偶遇,却在晚年结下了友谊。热心的肯为青少年纠正英语语法错误,陆续提供200澳币援助。五年后,在肯的邀请下,21名少年第一次出国,前往澳大利亚旅游。在新世界的29天经历,是一个少年人生的转折点。回来之后,他“变成了另一个人”。

男孩的名字叫马云。马云说,肯是他的导师,他在信中称他为‘父亲’。

2004年,肯去世,马云的Taobao.com刚刚成立,它正在努力挑战国际巨头易贝。

2017年,阿里集团上市三年,马云拥有227亿美元的个人财富,给他带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自由和力量。

他第三次来到肯的家乡。为了感谢肯对一个陌生的中国少年的善意和友谊,在肯经常提到的纽卡斯尔大学,马云设立了一个由马云和肯的家人共同命名的MA-Morley奖学金项目。这个奖学金是用来“支持那些想自己去看世界,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思考的人。”

肯的儿子大卫非常有礼貌。他说:“不管马云见不见父亲,他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是对的。年轻的马云也许会成为首富,但故事会完全不同。

200万和2600万,37年,13万倍回报,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天使投资。数字很受欢迎,但故事很感人。

现在,我用图片给大家讲一个“友谊天长地久”的故事。

上图:1980年,16岁的马云在杭州西湖边遇见了正在访华的大卫莫利(David Morley),并与莫利一家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友谊。

上图:马云带肯去杭州玩。马云回忆说:每次见面都会争论很多事情。虽然肯经常说“杰克,你在胡说八道”,但他总是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善意支持我。

上图:马云在杭州请肯莫利吃饭。肯曾回忆:马云邀请我们去他家,给我们做饭。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他们不礼貌,见面总是争吵。肯会说:“杰克,你胡说八道!”即便如此,后来肯一直尽力支持马云。

toutiaoimg.com/large/162d0005ce2f0ff93c7a" />


上图:马云与Ken Morley夫妇。马云将Ken视为曾为自己打开世界之窗的导师。在ken离开杭州后,双方通信多年,而ken常常为热爱英文的马云,修改语法错误。



上图:21岁的马云考上大学后,接受ken的邀请,准备去澳大利亚看望ken一家。马云办理去澳大利亚签证连续被拒7次,因为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从未办理过华人旅游签证,为了帮助马云拿到签证,ken做了很多书面工作。



上图:1985年,Ken Morley邀请马云到澳大利亚旅行。这是少年马云第一次出国,马云说,澳洲之行彻底改变了自己。



上图:在澳大利亚,少年马云与澳洲朋友们交流中国传统的“醉拳”。马云回忆说,澳大利亚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你在书本上学到的、你的父母告诉你的,可能不全是真的,这个世界太有趣了,这个世界太独特了,你需要自己去体验。你需要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当我回到大陆的时候,我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到今天,马云成为了最具有全球化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或许,跟早年访问澳大利亚的经历不无关系。



上图:马云说:澳洲之行在他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教会了他更开放的思想、以不同视角看待事物。当他回到中国,他完全是另外一个人了。



上图:澳大利亚之行后,马云邀请Morley一家回访杭州。从市电工和贸易工作、从未上过大学的ken,常常提及家乡的纽卡斯尔大学。



上图:2017年,马云第三次来到ken的故乡,和少年时的笔友、ken的儿子David Morley,在位于ken家乡的大学里重逢。



上图:2017年2月3日,马云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Ma-Morley奖学金计划。马云说,“没有那29天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我可能只会像其他中国人的方式去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成立Ma-Morley奖学金,以支持即帮助一些年青人、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的人。”


附马云演讲全文:


过去的32年里,这是我的第三次纽卡斯尔(Newcastle)之行。


第一次是我21岁刚进大学的时候,收到Ken Morley先生的邀请,在那年暑假来到了纽卡斯尔。当时,我从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看看。当时可以拿到护照是一件稀奇的事,是Morley先生鼓励我:“试试看,说不定你能拿到护照”。好,我就决定去试试吧!


我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才拿到我的护照,我以为我拿到护照之后就可以去澳大利亚,但他们又告诉我,你还需要有签证。我去了上海澳大利亚领事馆,使馆官员说,你需要到北京去签发签证,其实那时候去北京的费用对我来说是非常昂贵,但我还是要去试试吧。


我去了北京,住在一个地下宾馆,在7次申请签证都遭到拒绝后,我第八次去申请,我对当时面试我的使馆官员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已经尝试了7次都被拒绝, 我希望这次能申请到签证。


那个使馆官员问我:你为什么要去澳大利亚?我说我的朋友邀请我去,他说不能发这样的签证给我,我们只能签发给探亲或是由政府派你出差去的或者是留学等性质的签证。当时是没有旅游签证的。


我跟他讲了我是如何遇到Ken 和大卫的。Ken找了一些新南威尔士的朋友帮忙,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了一个电报。当时那个使馆的人就说, “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说当然想要”他就说”我能5分钟后给你。” 我就这样终于拿到我的签证。这就是永不放弃的例子。


我的澳大利亚之旅真正地改变了我。是我没法想象这么大的改变。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


在纽卡斯尔待的那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每次回到中国,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那是1985年我认识的澳大利亚,从那年开始我知道纽卡斯尔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到访这所大学。


Ken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经常和我谈起纽卡斯尔大学。我不知道是怎么原因,如果我足够幸运,能够成功,我总想我想要为纽卡斯尔大学做点事情,因为这是Ken经常提到的一所大学。


每一次我们相遇,我们都会辩论很多的事物。他会说“Jack,你是瞎扯的,都是废话!”即便那样,他总是那般支持我。


他知道我讲话的方式,知道我干起来会很不一样,但他总是支持我,用他极大的好奇心与善意去支持我。


我学到的是,你在书本上学到的、你的父母告诉你的,可能不全是真的,这个世界太有趣了,这个世界太独特了,你需要自己去体验。你需要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当我回到大陆的时候,我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没有那29天我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我可能只会像其他中国人的方式去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成立Ma-Morley奖学金,以支持即帮助一些年青人、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的人。


我想要感谢Ken Morley和他的家人对我的帮助、支持、和理解。过去的30年,我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着,希望有一天,因为这份友情,我可以成为像Ken Morley先生那样的人,帮助和支持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是在街上遇到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多,希望可以在未来一直做下去。


我是一位教师,我在大学教了六年书,我叫我自己CEO,首席教育官。这花了很多时间和众人分享我的经验。我不怕别人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我会说这是我相信的事情,这是我见到的、我经历过的,我想跟大家分享。在大陆,我的基金会每年支持了超过100位乡村教师,这个是因为在大陆有六千万的孩子生活在农村地区。我们觉得也要找个方法去支持这些老师们。纽卡斯尔这个奖学金是我在海外的第一个奖学金,我也视纽卡斯尔为我的第二个故乡。


在过去,这个世界是知识驱动的。人类和机器会有很大的竞争但是未来人类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胜利。你可以从学校和书本学到知识,但是智慧,只能通过经验得到。所以我认为Mr Ken Morley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同时,我希望这个奖学金能够聚焦未来。聚焦在生活,聚焦在学校和书本以外的事情。我们希望能提供超出经济支持范畴的帮助,我们希望能够让他们走出大学,走出自己的国家、去世界各地看看,并通过这些经历拥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希望成功,你得有EQ,如果你不希望失败,你得有IQ。但如果你希望受到尊重的话,你要有 LQ,爱的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这里的学生们都会记得这三个Q。这是我从与Ken Morley 先生讨论中学到的。这个奖学金会帮助更多的人,我们需要的确需要很多聪明人,但我们更需要更多有担当的人,为社区、社会、国家和世界承担责任的人。


拿到奖学金的学生,他们不是我和Morley 的大使,我们更希望他们成为宣扬勇气、责任和智慧的大使。这个奖学金带有我的名字,这真的是我莫大的荣幸。


有Ken做榜样,我希望可以做得更好。我也会继续提升我自己。


谢谢纽卡斯尔大学为这个奖学金成立做出的贡献。成立一个基金是很容易,但要不断的去改进一个奖学金是不容易的。去支持有心的年青人是不容易,真的非常感谢大学对这个基金付出的努力。请随时指出我可以改善的地方。每5年,我会亲自审核奖学金的情况,能如何做得更好。在纽卡斯尔大学,我们和基金会分享一致的信念。我们也很高兴可以支持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追求社会公平,卓越和责任、创新和持续性都是我们共享的信念,这也是Morley他们跟我过去30多年分享的理念。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更多年轻人。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