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 特点 创业板都有哪些公司

原创不易

包括在主题中

#我会陪你看年报-2021

我一直计划选择一些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投资方面的规律。至于那种投资,或者把一些公司变成类似宗教信仰的投资方式,我个人不是很感兴趣。虽然他们的方法可能也很成功,或者说他们在这期间成功了,但我对这种方法真的不感兴趣。归根结底,我真正的兴趣在于业务本身,而不是6位数代码的起伏。

这一次,我选择了2009年第一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作为样本,看看它们在过去十年的表现如何。试着分析他们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众所周知,这些企业都是当时精心挑选的。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他们是金融数据优秀的子行业和新行业、新业务或新商业模式的领导者。那么,上市后的第十一年,他们的表现如何?

上市11年后,这28家公司中有一些已经增长了好几倍,如爱尔眼科、益威锂能、中国检测检测、安科生物科技、吉丰科技、金亚科技、南丰科技、神舟太岳等。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先说总市值。这28家公司上市首日,乐普医疗总市值最高,当日收盘时达到257.4亿元。十一年后乐普医疗总市值568.26亿元,年化增长率7.48%。上市首日,深州太岳和华谊兄弟市值总额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他们上市第一天的总市值分别是130.07亿元和118.96亿元,而现在总市值只有87.46亿元和100.05亿元。这三家公司可以说是当时创业板市场最抢眼的明星,可以说是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喜爱。十一年后的今天,如果看市场的群体选择,真的有点不对。市场选择了当时最差的目标。

真正的明星,

ord">亿纬锂能如今的总市值1945.11亿元,较上市首日翻了51倍年化增长率达到42.98%;爱尔眼科如今的总市值3223.85亿元,较上市首日翻了46.53倍,年化增长率达到41.78%;华测检测总市值553.16亿,较上市首日翻了14.74倍,年化增长率27.71%。正是应了那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相信在如今的4千多家的上市公司里面,必然还有藏在劣马堆里的千里马,而我们做研究的目的正是希望能找到他们的特征,把千里马给他们发掘出来。






这里还要再额外一家公司——金亚科技,“300028”,一个目前已经消失的代码。在2009年上市的首日,金亚科技收盘的市值达到51.45亿,虽然在当时算不上最耀眼的明星,在28家企业里也算是排在前列了。金亚科技的主营是一项很传统的业务——电视的机顶盒,这个产品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言,生产这个产品的企业可以说在珠三角一抓一大把。但金亚科技却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好业绩, 公司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和9464.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为4346.91万元和2091.8万元。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而最终揭开这个谜底的是证监会:金亚科技为了达到发行上市条件,通过虚构客户、虚构业务、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骗取首次公开发行核准,即使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一个来亿的销售数字,大部分是虚构,金亚科技在IPO申报材料中虚增2008年、2009年1至6月营业收入,占当期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47.49%、68.97%,虚增2008年、2009年1至6月利润,分别占当期公开披露利润的85.96%、109.33%。




对于这样一家公司,可以说全都是泡沫,我们不说也罢。我这里要额外说这样一段的目的,是在于提醒各位朋友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创业板当时可谓是十年磨一剑,这28家公司当时也是精挑细选作为首批上市的企业,而就在这群体当中就出现了一家财务造假的企业。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既没有机构现场调研的优势,也没有中介机构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没有监管机构国家机关的力量,我们敢说在我们持有的公司里面必定不存在这种财务造假的雷?




起码我是没有这个能力这样说的,这也是我所持有的公司需要适度分散的根本原因。虽然他们看上去都是好公司,但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简单总结一句,如果从总市值的角度看,经过11年的发展,28家首批上市的公司中,一共有8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还不如上市首日的市值,甚至是清零。这些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毁灭的企业,我们还是需要点一下他们的名字,他们分别是:神州泰岳、南风股份、鼎汉技术、中元股份、吉峰科技华星创业、华谊兄弟和金亚科技。这8家公司可以构成一个失败公司的集合,稍后有时间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他们到底败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从他们失败的案例中学到些什么。










刚才说到的是从总市值的角度来看这28家企业的发展,那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我们从归母净利润和归母净资产的角度来看看这28家企业11年来的发展情况。




如果从归母净利润的角度看,这28家企业的状况就更不乐观了。一共有13公司归母净利润是负数或者低于上市后的首年。也就是说经过这11年的发展,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有接近46%的公司还不如上市之初,更不用提什么成长性了。




而这其中,亏损金额最大的公司是豆神教育,2020年度合计亏损金额达到25.67亿元,而2020年末公司的总市值也就60亿元左右。我也简单瞄了一眼公司2020年的财报,造成这20多亿亏损的原因也就是我们之前节目中提到的商誉减值,公司2020年度发生商誉减值损失21.93亿。




也正如我在商誉那一期节目中说到的一样,即使扣除了这21亿的商誉损失,公司经营性的亏损仍接近4个亿,这对于一家营收规模在20亿左右的企业而言,也是相当大的亏损幅度了。还有一点我想再额外吐槽一句,这家公司的简称确实有点不明所以,豆神是什么神?跟教育有何关系?而具体查一下才发现,原来这家公司曾用的简称为“立思辰”,即使这个也比什么“豆神”要好吧?




在这里,我有一句题外话,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发现我们大A股市场如果发生除重大资产重组以外的企业改名,一般这家上市公司发展得不怎么样,比如我们这里提到的豆神教育、中元股份和吉峰科技,又比如什么中科云网、匹凸匹等等。




我们说完了反面的例子,肯定也要说一下其中的正面的案例。比如说亿纬锂能,上市之初当年公司的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仅有4000万元,而到2020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16.52亿元,年化增长率达到40.27%。11年年化增长率达到40%,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如果这不算好公司,那什么是好公司呢?这不是成长股,什么是成长股?这不是好的投资标的,那又有什么资产可以做到这样一个成绩?这里面,我还要额外说一句,我们看到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年化增长率是40.27%,而公司的总市值在这11年里的年化增长率是42.98%,两者基本同步,甚至市值的增速要略高于净利润的增速。这就是一个我们价投们经常所说的狗与遛狗人的鲜活例子,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明显看到了那条绳子的力量。






而增长排名第二就是我们如雷贯耳的爱尔眼科,公司在上市之初首年的归母净利润是9200万元,而到了2020年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达到17.24亿元,年化增长率也达到了30.46%。唯一与亿纬锂能有点区别的是,爱尔眼科在上市之初就是比较热门的公司,可以说出道就是C位,而亿纬锂能则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取得今天的成绩。








那最后,我们来看看归母净资产的变动情况。我当时选择这样一个角度,是因为担心2020年度归母净利润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导性,如果从公司净资产增长的角度看,可更客观地观察这28家公司的发展。




而从最终的结果看,好学生终究是好学生,不会因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出现太大的区别。而这其中,最为离谱的新宁物流和吉峰科技这两家公司,总市值的下跌我们可以解释成市场估值的回归,但11年过去了,公司的归母净资产还是负增长,我想这是任何股东都没有办法接受的事实。




我们可以再打开看一下这两家公司的历史:




新宁物流自上市以来一共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4700万元,而在这11年中公司共增发两次,增发募集金额9.48亿元。




吉峰科技自上市以来一共分红3次,累计分红金额5400万元,而公司最近一次分红的时间竟然是2012年7月12日;而在这11年中公司共计划增发两次,其中一次成功一次失败,增发募集金额1.8亿元。








好了,关于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企业表现的总体回顾我就给大家讲这么多。后续如果有时间,我争取就着这些成功和失败案例,具体看看他们到底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又或者这一切仅仅是运气。好了,这次就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吧!






全文完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独立思考,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