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美国所谓的制裁“实体名单”中,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甚至大学和研究所也被列入名单。经过频繁的制裁,整个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形成了加快科技创新的共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成立和成立。
截至2020年12月7日,新智软件上市时,已有200家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板块“集合”,距离科技创新板块开盘不到18个月。
这也为我们观察各地科技创新实力提供了一个窗口。《凤凰周刊》编辑部对科技创新板、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按照注册城市进行统计,按照上市公司数量进行排名,得到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排行榜。
科学创造力是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指标是它在科技创新板、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公司数量。当然主板市场也有科技类上市公司,比如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央企巨头,但是相对来说主板市场传统行业的企业更多。相比于规模庞大的“大块头”,我们更关注规模小、成长空间大的“小而美”的技术创新企业。
中国城市科创力10强,深圳拔得头筹
《凤凰周刊》“2020中国50强城市”有深圳、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成都、长沙、南京、宁波。
深圳以252家科技类上市公司荣登榜首,北京和上海紧随其后,前三名的优势相对明显。
深圳是技术创新企业的聚集地,有1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和129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当然,这可能与深交所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有关。
中国的两个特大城市北京和上海过去在排名中落后于其他城市。但这一次,在科创力的排名上被深圳超越。北京更好,排名第二,共有206家上市公司,比深圳少46家;除了科技创新板,上海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只有52家,中小板32家,排名第三,共计119家。
前十名城市中,广东有深圳和广州,占两席;江苏有苏州和南京,占两席;浙江有杭州和宁波,各占两个席位。
经济强省就是经济强省,2019年的省份
">GDP排名中,广东、江苏GDP总量也是排在前两位。而2019年GDP排名第三位的山东,在科创力排名中却名落孙山,甚至其科创力最优的城市烟台,刚刚挤进前20强,排在第18位。天津、重庆科创力稍逊一筹,老工业基地仍需努力
相对于北京、上海在科创力排行榜中的亮眼表现,另外两个直辖市,天津排第20位,前20强末座,重庆则进一步滑落,排在第33位。
省会城市中,除了前20强中的杭州、广州、成都、长沙、南京、合肥、武汉,排在后30名中的分别是福州、西安、济南、郑州、乌鲁木齐、昆明、沈阳、哈尔滨、石家庄、长春。
京津冀都市圈中,相对于京津,河北的存在感相对较弱,仅省会石家庄一城进了前50强。
长春排名第50,位居排行榜末座。而东北三省的另两个省会城市,沈阳排第47,哈尔滨排第48,虽挤进了前50强,但均在倒数之列,在“共和国长子”老工业基地的底子上,老骥伏枥,为老工业基地保住了一点颜面。但由此也可见,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传统老工业基地的步伐显得过于沉重和缓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