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股发行明显加快,特别是3月8日以来,每周发行新股数量超过10只。
新股的密集发行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所以要做好新股的精心准备。
今天再次从数据出发,梳理一下今年以来的创新概况,附上新技能,帮助你高效创新。
——01——
发行潮再现平均每签盈利超2万
今年以来,已有128家公司推出网上分销,比去年同期的56家公司增长了近130%。
此外,我们还统计了2016年新规实施以来的情况,发现今年的发文量也达到了过去四年同期的新高。
近年一季度新股发行数概况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技术部组织;截至2021年4月6日的数据。
上述新股今年收益如何?剔除未开封的新股后,我们从涨幅和盈利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平均开盘收益175
首先,对于主板上市的新股,我们用开盘当天的收盘价来计算开盘价。对于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的新股,由于上市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我们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开盘价涨跌。
整体来看,今年新股的平均开板涨幅达175,实现了翻倍。不过,新股间的分化也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从板块来看,不同板块的开盘涨幅差异很大。其中主板的看板只涨了105.26%,创业板涨了281.63%,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一。
2021年各板块新股开板涨幅概况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技术部组织;截至2021年4月6日的数据。
另外,从个股来看,开盘价已经超过500%。同时10只新股开盘涨幅不到50%,青云科技-U开盘涨幅低至28.93%。
我们整理了今年年初以来涨幅居前的20只新股,如下表所示,供大家参考。
2021年开板涨幅TOP20新股一览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技术部组织;截至2021年4月6日的数据。
平均每签赚2.08万元
/>同样的,主板个股我们以开板当天的收盘价为卖出价,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则以上市首日收盘价卖出。
整体来看,今年已开板新股每签盈利可达2.08万元,仍比较可观,但分化也较为明显。
从板块来看,主板平均每签收益为1.44万元,而科创板、创业板的每签收益则分别达2.21万元和2.40万元。
从个股来看,今年新股的每签收益集中在10万元以内,不过仍有极米科技、中望软件的中签收益超过10万元。若按盘中最高价计算,极米科技的每签收益更是超23万元,可谓是十足的大肉签。

数据来源: Wind,中信 证 券金融科技 部整理; 数据截至2021年4月6 日。
我们整理了今年以来中签收益TOP20个股的相关概况,具体如下表,供大家参考。
2021年开板收益TOP20新股一览

数据来源: Wind,中信 证 券金融科技 部整理; 数据截至2021年4月6 日。
通过上文可以发现,虽然新股整体收益依然诱人,但个股间的分化仍需关注。
我们以今年的新股为例,虽然暂未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形,但涨幅不足一个涨停板(43.99%)的数量仍有8只。
因此,对于新股上市后表现我们也要理性预期,避免盲目乐观。
—02—
几大要领,高效打新更进一步
坚持申购
今年以来,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万分之二左右,其中创业板的中签率更是低至万分之一左右。如此低的 中签率,是否中签的确要靠运气。
我们通过分析2020年的打新数据发现,随着打新次数的增加,中一签的概率也随着增加,申购至325只时,中一签的概率更达到了95%。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建议大家坚持申购的原因所在。
2020年不同申购次数对应中签概率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
其实我们有不少人都知道坚持打新的意义,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是忘了操作。
顶格申购
我们都知道,目前每1万元市值可申购1000股的对应市场的新股。
对于账户市值较多的人而言,在新股申购上限内,每增加1万元市值就相当于增加了一次中签的机会。
也就是说,在申购上限范围内,市值越大理论中签概率也越大。
我们同样分析了2020年中签投资者的数据,发现随着中签数量的增加,其顶格申购的占比也在逐步提高,这也再次印证了满额申购的必要性。
2020年不同中签次数客户的顶格申购占比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
别错过那些大块头
我们经常收到类似的留言,说自己从来就没中过签,运气真的太差了。
其实,如果不在乎中签后的收益,只是为了体验中签的滋味,那不妨别错过那些高发行量的新股。
从数据来看,网上发行量越大的新股,其理论中签率也越高。以今年发行量最大的南网能源为例,其中签率达0.18%,为全市场平均值的6倍。

数据来源: Wind,中信 证 券金融科技 部整理; 数据截至2021年4月6 日。
关注中签情况,及时缴款。
中签后,只有完成了缴款,新股才算真正属于你。
但是,我们也遗憾的看到,不少人因为不知道自己中签,而忘记在账户中留足资金,最终导致错过缴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