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亲戚中学的孩子想退学去打工。孩子的妈妈特别烦,特别无助。她觉得和孩子沟通特别困难,怕把孩子逼急了。孩子就更叛逆了。穷的继承风!
近年来,国家实行中考分离政策,许多初中生没有机会在普通高中学习。但是,一些最终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对自己的高中不感兴趣,开始了“不喜欢读书”的情绪,有些人觉得“读完高中后,可能考不上大学,可能找不到好工作,但中间学习的费用是一大笔钱,真的不划算.”
像亲戚家孩子这样的情况,是否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呢?
其实,不怕辛苦,有自己追求的亲人和孩子,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些成功。这样有理想,敢于挑战的孩子,要从长远考虑,坚定信念和信心,不怕暂时的挫折,一点一点积累知识和技能。你可以利用暑假或者寒假的时间,去体验通过劳动和奋斗获得报酬的辛苦和成就感。读完高中,上大学,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全国乃至全世界更高层次的学生、校友、朋友、老师交朋友,获取更好的知识,拥有宝贵的校园时光!
大学校园里可能遇到的人和事,大学里的科技、文化、娱乐、体育、比赛等各种活动,大学之间的师生交流活动,都是在职场或社会上不可能体验和感受到的。上过大学的人,包括我在内,经常怀念大学校园时光。
到了中学阶段,可能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管是学科学习还是考试还是生活,都很正常。不需要有屡试不爽或者受挫后丢脸的心理负担,也不需要因为这个而失去信心或者受挫。真正厉害的人,敢于正视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人活着,就是不断面对挑战,对待失败,再次挑战,最终战胜自己。
当然,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在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有些问题,有时候会尝试犯错,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是建立在基本原则和道德上的。我们成年人在考试、学习、演讲、比赛、面试、工作问题等方面都失败过。然后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继续前进。遇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体现人的价值和意义吗?
我不喜欢读书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不太好读了。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学习,都是为自己读书,因为你脑子里的知识只会跟着自己,脑子里有多少知识都骗不了人,也掩饰不了。其实,如果你受不了读书的苦,你需要忍受更多倍的社会生存之苦。相比较而言,读书的苦其实是一种可以自己掌握的苦。
在学生阶段,要专心做学生该做的事,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成绩好固然好,但是努力,尽力也没关系。至少要努力,努力了也不后悔。
想辍学去打工赚钱的中学生们,不妨想想这三个问题:
第一,我这辈子真的没有进入大学校园的打算吗?没有大学同学和老师,不知道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你真的能接受生活吗?
第二,我这一生,真的愿意被所有以大学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国企、名企、事业单位拒之门外?
第三,我真的愿意去小厂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地方工作吗?而且他们工作时间长,工资低,跳槽更频繁,抗风险能力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