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成就奖名单,烟草学院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等诸多奖项。其中,导演的《Fe2O3@GO/C 自支撑柔性复合电极的协同构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项目获一等奖,韩丹、导演的《硒对烤烟根尖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项目,赵导演的《烟草秸秆基多功能缓控释肥料的制备研究》项目获二等奖。
据悉,学院2013年发布《激素在细胞质遗传烟草柱头外露性状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从大一招生第二学期开始,对本科生实行全程导师制,对学生在专业指导、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依托全程导师制开展“黄金创新”系列活动。导师作为学生申报课外科技课题的指导老师,导师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和课外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
学院近期将推出一系列微信,带领小切烟师走近这个团队的幕后舞台,一窥成功的秘诀!
烟草秸秆变废为宝
01项目名称——Fe2O3@GO/C自支撑柔性复合电极的共构建及其储锂性能。
02项目介绍
——Fe2O3@GO/C自支撑柔性复合电极的共构建及其储锂性能。烟草秸秆的化学成分与木材相似,因此以烟草秸秆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然后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碳纤维自支撑Fe2O3@GO/C纤维核壳结构无纺布复合材料。以聚丙烯腈(PAN)为碳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Fe2O3@GO的载体。以电化学性能优异的Fe2O3为主要研究对象,与GO复合后,通过内轴静电纺丝形成Fe2O3@GO芯纤维。以Fe2O3@GO/C自支撑柔性电极微纳结构与Fe2O3纳米尺度形貌和分布的协同构建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探索自支撑柔性电极微纳结构协同构建参数(自支撑柔性电极微纳结构与Fe2O3纳米尺度形貌和分布)与自支撑柔性电极能量密度、柔性和可靠性的关系。希望能以环保、廉价的方式制备出高能量密度、柔韧性优异、可靠性高的Fe2O3@GO/C自支撑柔性锂离子电池。
03项目优势以及意义
本项目以烟草秸秆生产的活性炭为材料,构建具有容量、功率、安全性、热稳定性、适用温度范围广等性能的碳自支撑柔性复合电极。研究碳自支撑柔性复合电极体系的构建规律和协同效应,对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改性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综合性能低的技术瓶颈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项目有以下创新:
(1)通过一步还原氧化石墨烯,实现超细Fe2O3纳米粒子在石墨烯表面的生长。
(2)探索复合材料中活性物质与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
4899" qid="6580513835289941262">机理,进一步了解化学结合作用材料的作用机理。(3)开发了一体化电极材料技术,该电极把活性材料与集流体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使电池极板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厚度增加,内部松散,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具有很长的循环寿命。
(4) 改进了电池原材料配方,避免了粘结剂、导电剂等非活性物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减小了电池内阻,使电池具有更高的倍率性能,产品更轻、更薄、能量密度更高。
团队风采




听他们说
现代化17—2班 薛健
很荣幸参加这次比赛,经过了几个月的推敲,我也从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熟知。对于荣誉,它是集合了一个团队的辛劳、智慧以及外界支持的结果。无论前路多么辛苦,我们坚信汗水的付出总能凝结出最满意的果实。感谢导师为我们筑起成功的基石。但成绩属于过去,在未来我们各位队员应该一起继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成长。
烟草17—2班 郑蕾
项目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老师的指导以及队友间的协作,回想起开始的拘束尴尬、后来大家集中讨论……这些回忆为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比赛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情谊将成为一生的宝藏!
烟工17—3班 任志超
我们的项目“Fe2O3@GO/C自支撑柔性复合电极的协同构筑及其储锂性能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充分展示了我们对创新的热爱。在这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我们项目很荣幸获得了一等奖,但这荣誉的背后也隐藏着我们团队的认真和努力。从最开始的项目分析,到ppt每一页每一句的反复修改,每一次的团队讨论都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我们项目团队队友既能各司其职,也能互帮互助,不同的思想在讨论中逐渐统一。功夫不负有心人,不负这一段时间的辛苦与努力。在严格的选题下,我们经过层层选拔,在一段时间的积极研究和准备下,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要感谢领导的支持,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们会继续奋斗,不断创新!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学院领导对我们项目的支持,感谢我们的老师对项目的指导。创新创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但又很陌生的事情。相对普通大学生来说,我们创新创业的机会很少,但这其实是锻炼自己能力,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所以这次大赛的机会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在这次备赛参赛过程中,我们有了全新的体验,这是比结果更重要的东西。
现代化17—2班 蒋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海纳百川,地生万物。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份奖项,非常感激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也很高兴能和团队中的伙伴们一起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握好现在,怀着满满的期待,向着收获的明天出发。
烟草17—2班 蒋任翔
能和团队的伙伴们一起完成这个项目我感到非常的庆幸,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我也丰富了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这次的经历真的是我是大学四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不仅从中成长,也收获了友谊。此外还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加的脚踏实地。
指导老师风采

导师简介
张红,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烟草化学相关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等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南省烟草公司项目等6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教材1部,获省、校、院各级教育、教学奖励11项。指导的学生获得2020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度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2019年度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导师寄语
从炎炎夏日到萧瑟寒冬,我们见证了本项目的诞生与成长,它的每一个进展与突破,都离不开成员们的智慧与辛劳。你们的足迹和笑容留在了实验室与办公室,你们专业、专注、专心的精神值得感叹,正因为此,让我们有了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力量。虽说生活不易,但你们今后的人生无可辜负!愿你们往后的岁月无可回顾。
图文来源:烟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