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消费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消费信贷产品越来越熟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也一直在虎视眈眈消费市场的肥肉,用全新的欺诈手段欺骗消费信贷产品的用户。
厦门市公民黄先生通过信用卡支付方式,在网上购买商品,并参与部分店铺的“预售”活动。在信用卡还款日,“缺钱”的黄先生选择还贷,成功借款4700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第二天,黄先生接到一个自称“退客服”的电话,说是黄先生因为公司的系统问题误算了黄先生的利益,让黄先生加“客服”微信进行后续处理。在电话中,“还贷客服”准确陈述了黄先生贷款申请的具体信息,使得黄先生没有过多怀疑对方的身份,于是迅速加了“客服”微信。随后,黄先生还根据“客服”的要求,添加了微信小程序——腾讯小资金,并参加了“客服”发起的名为“变兴趣”的活动,向活动“充值”人民币4700元。此时“客服”要求黄先生等待“公司后台审核”,但黄先生在两小时后进入小程序中的“变更兴趣”活动界面时,发现此活动已不在,无法联系“客服”。
为了防止广大用户再次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保护广大用户的经济利益,特提出以下TIPS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遇事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是先取得用户的信任,然后编造借口诱使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等在线支付渠道转账。所以,当你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要求你转账时,一定要冷静分析,不要因为粗心大意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寻找官方客服渠道。
目前官方客服渠道只有两种,一种是环白APP里的客服渠道,另一种是在微信官方账号“环白”下面的菜单栏“专属服务”里找到“微信客服”。另外,其他自称官方客服通过电话、短信、网页等任何渠道或形式与用户沟通,都属于冒充身份的假客服。用户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联系官方客服进行验证,提高辨别虚假客服的能力,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保持警惕,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在黑色产业链中,一些诈骗者甚至从单个受害者入手,诱导其提交身份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等个人信息,然后将目标转移到受害者周围的亲友,以上述信息获得更多人的信任,扩大诈骗范围。
束河科技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维护金融秩序为己任。从用户方入手,借助自己的平台,如官方微信还贷APP等发布反欺诈指南,提高用户防范意识,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