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与春玉米完全不同,其生长特性也不同。由于7-8月高温多雨的天气,同一玉米品种秋季的生育期比春季缩短了20天左右,导致养分积累较少,植株较短,穗较短。另外,9-10月份天气干燥,开花授粉结实不良,秃顶缺粮,籽粒饱满度差。因此,为了提高秋玉米的产量,必须根据其生长特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获得高产稳产。
(一)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秋玉米播种在夏播夏收旺季,炎热多雨。因此,当季收割后,要及时耕耙土壤,起垄种植,并在田间中部和周围开设排水沟,防止苗期积水。由于前期高温多雨,肥料分解快,底肥要施足,一般占施肥总量的40%~50%。
(二)及时播种,合理密植
为了避免9月下旬“卡脖子”的秋旱,秋玉米最好在7月初至7月中旬(即小夏至大夏)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底。秋玉米生育期缩短,植株矮小,种植密度比春玉米高,一般比春播高200~500。每667平方米的田地,平播品种播种3700~4000株,密播品种播种5000~5500株。
(三)田间管理
1.尽早施打茎肥。定苗后,5-6叶期每667平方米田施复合肥10-12公斤,农家肥10-15担,施肥后再结合少耕、培土,促进壮秆。2.苞片肥的早期大量施用。抽雄前8~10天,应重新施打苞肥,每667平方米田施尿素15公斤。施肥后,土壤应大量耕作。
3.割肥的补充施用。选择整块地1/3时,应根据苗期情况补施种肥,每667平方米田施尿素5~7公斤,防止后期早衰。
4.科学排灌。秋玉米幼苗根系不发达,又是雨季,田间容易积水,影响幼苗生长。雨后应及时排水。抽雄散粉期在9月中下旬的干旱期,需要灌水来保证田间的湿度,以提高花粉和丝的生活力,促进正常授粉结实。如果没有灌溉条件,可以按分浇水、倒粪,也能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
5.控制害虫和老鼠。秋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纹枯病、锈病、玉米螟、粘虫、蚜虫、啮齿动物等,应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