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开一个洗洁精厂多少钱,洗洁精批发哪里最便宜

昨天,于玉泽介绍了他新引进的洗涤剂自动灌装生产线。重庆晨报记者实习生张照片

这是一个传奇的创业故事。

一个农民,为了创业,500块钱买了所谓的“配方”,开始在渝北区建厂生产洗洁精。创业之初,是“三无”企业。渝北工商部门去查处了,不但没有取缔,反而帮他完善了各种登记手续,甚至还帮他在缺钱的时候想办法出主意。现在,这家企业的资产已经达到2000万元。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余玉泽,48岁,垫江人。“我这一生都在奔波,就是想让自己出名。没有微商政策,就没有今天的我。”现在谈创业史,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不安分的农民

梦想站在城市里

于玉泽说,他30岁之前过得很简朴,但“去城市发展的想法一直缠绕着我。”1997年,重庆直辖,于玉泽觉得机会来了。

在渝中区斜塔子,于玉泽租了一家店做汽车篷布。“农村婴儿思维开不了,生意越做越难。”21世纪初,于玉泽彻底放弃了篷布生意。

当时重庆市场掀起出租车热潮,余玉泽去涪陵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

刚买车的于玉泽被朋友泼了冷水。“你是这辆车的第九个主人。前面的不是被撞了就是出事了。”

第二天,于玉泽打车从涪陵到丰都。道路很糟糕,汽车坏了。

第三天,有人把这辆车买了两次,于玉泽以高于12000元购买价的价格卖出。

没想到,仅仅是不到三天的出租车司机经历,就为于玉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方向。

卖完出租车,于玉泽对妻子说:“走,去重庆。”

不安分的企业

三无企业开发高端技术

于玉泽,来到重庆,在一家钢结构厂工作,在弟弟的企业里管理,但他们没能继续下去。“农民出身,思想不开放,没人帮衬。”

遇到麻烦的于玉泽想到了出租车上两个乘客提到的“洗涤剂用棍子搅”的事。在攀西农贸市场,他亲眼看到,“在一个桶里,它被搅拌成洗涤剂。”

余玉泽用500块钱买了这种掺有化学物质的洗涤剂配方,开始了车间式的洗涤剂制造。“买一些化工原料,放在桶里,用棍子搅拌,成品后卖给饭店。”

从攀西农贸市场不到10平米的作坊,到松树桥农贸市场20平米的作坊,再到柳荫街几百平米的“作坊”,余玉泽的洗洁精产量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大。

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484287" qid="6527567588900214023">2012年春节前,余雨泽将他的“生产车间”搬到了渝北区两路城区翠湖路600多平方米的老蛋糕厂内。


  当时,余雨泽将自己的产品邮寄给了西藏一家经销商,但因高原反应,样品全部成了蜜糖状。为打开西藏市场,他和化工学院的老师经过两个月上百次研究,攻克了在高原环境下耐高温和低温的技术难题,“这项技术只有立白、雕牌等大企业才有,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之前花了500块钱买的配方就不是真正的洗洁精配方。”


  找上门的工商


  不仅没查办他还帮他的忙


  “2012年春节前,我一直很焦虑,因为西藏的经销商要和我签合同。我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怎么会有公章签合同。”正在余雨泽为公章着急时,双龙工商所负责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伍伟来了,“刚搬过来,没得执照,看到工商就心头发虚,不晓得他们要啷个处理我。”


  伍伟说,“当时工商的职能正在从市场监管向服务市场转变,如果是原来,他的东西不仅要被没收,还要遭罚款几十万。职能转变后,加上全市正在发展微企,我就向老余介绍了微企政策。”




企业不仅没有被取缔,伍伟还鼓励余雨泽注册微企,同时还建议他注册商标,让企业走向正规化。


  根据余雨泽洗洁精工厂的实际,渝北区工商分局一路绿灯,只用了三天就为他注册了微企,办理了重庆市曼哈顿化工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并注册了“巧奴”牌商标。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至少需要一个多月。”余雨泽事后说:“非常感谢工商,当时我注册资金是10万元,自己只掏了6万9,剩下的3万1是财政补助款。”


  缺钱的微企


  靠政策获贷款解燃眉之急


  当一批批“巧奴”洗洁精开始和立白、雕牌两大品牌在西藏市场形成三足鼎立之时,余雨泽的曼哈顿化工遇到了发展瓶颈。


  “没钱了。”余雨泽找到了渝北区工商分局。微企科科长宋文峰给他介绍,分局组织了我市5家银行和微企负责人参加微企金融大讲堂。在微企金融大讲堂的对接会上,余雨泽获得了重庆银行5万元的国家财政补贴免息贷款。此后,同样因周转资金问题,他再次获得了10万元免息贷款。


  从西藏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巧奴”牌的市场越走越广。为扩大生产规模,余雨泽将曼哈顿化工搬到了1200平方米的新家,由于良好的信誉和政府支持微企发展的政策,重庆银行先后三次放贷90万元,解了余雨泽的燃眉之急。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余雨泽的曼哈顿化工销售额节节攀升,老余一下子就上了两套10吨反应釜容器,还换上了自动生产线,一个月可以生产上万吨洗洁精。


  从只有三个人的家庭作坊,到发展壮大成有53名员工和2000万元资产的企业,余雨泽开始反哺微企,今年5月,他一口气买了40辆面包车赠送给经销商,“我的微企长大了,就要帮助其他微企成长。”


  爱读书的余雨泽说,“翻遍二十四史,从没见过哪个政府拿钱给企业的。没有微企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


  渝北出台29条政策鼓励创业


  今年将补贴1500万


  渝北微企正在从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向信息技术、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热点创业项目发展,在今年发展293户新注册的微企中,这三类企业就占了186户,比例高达63%,远远超过了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们新出台了29条鼓励创业政策措施,企业属于‘专精特新’(市场专一化、研发精细化、产品特色化、技术新颖化)性质的,全部按照政策上限给予扶持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渝北区工商分局局长刘永安说。


  近亿元财政资金扶持微企


  渝北区的29条鼓励创业政策,是在我市现有发展微企的优惠基础上再次放宽,扩大了微企享受人群,将具有重庆户口的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农村留守人员、4050人员纳入扶持对象。


  渝北区出台的新政上,不仅明确企业注册“零首付”,降低创业门槛,同时放宽了住所登记条件,并鼓励“一人多照”。


  此外,鼓励征地农转城人员就业。这类人群新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或新办企业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可申请享受每户5000元的创业补贴。


  渝北区提供政府全额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为10万元,同时拓宽财政资金扶持创业渠道,按一定比例投入支持新设立的小微企业。


  渝北区明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限额依次扣减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等。同时,对月销售额不足2万元的企业,免征收增值税。


  截至目前,渝北区扶持微企共投入财政资金8516.8万元。


  今年将补贴1500万元


  渝北区专门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科技创新,凡被认定为法人化的研发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这类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技术中心、国家质量奖的企业,也可一次性奖励50万元。区级财政将对该类企业引进高级人才3年内缴纳的个税,给予50%的补助。


  对新落户渝北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投产后三年累计销售收入总额超过5000万元,补助金额最高可达200万元。刘永安说,科技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将带动上下游做配套产品的小微企业发展。


  “到2016年实现区内平均每15人拥有1个市场主体的发展目标,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刘永安说,15:1的市场主体比例是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的最佳比例,“今年渝北区将抛出1500万元的真金白银,对小微企业进行补贴扶持。”


  记者手记>


  转变的是职能 激活的是市场


  “没有微企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余雨泽说。正如工商执法人员伍伟所说,如果不是工商监管职能向服务企业的职能转变,老余这样的企业要被罚死。


  我市大力发展微企,屡次降低门槛,尤其是率先在全国实施“先照后证”“宽进严管”工商注册登记改革以来,不仅点燃了创业激情,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同时,各种优惠政策也让创办微企成为市民首选。


  市工商局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微型企业31.8万户,受益于“扶上马 送一程”的扶持思想和政策,和余雨泽的曼哈顿化工一样壮大成长为中小型企业的微企已有上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