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源@ unslash
温雅明昌金融
最近有报道说百胜!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母公司中国将于9月份第二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次将筹集高达20亿美元(约155亿港元)。2020年,在中国股票试图在中国上市的浪潮中,大部分都是科技股。作为第一餐饮股,百胜第二上市!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中国备受关注。
作为回应,吧唧!中国官方的回应是目前不予置评。
回到1987年11月,百胜!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当时是外资企业,没有拆分),在北京前门大街开了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次引进西式快餐。新颖的产品和干净的用餐环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1987年,北京前门肯德基开店,顾客排队)
三十三年后,2020年,在独立分裂事件中(百胜!集团拆分中国市场——百胜!在当地经营的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百胜!中国在阿里部获得春华资本4.1亿美元投资和蚂蚁金服5000万美元投资,并于2016年正式登陆纽交所。
从此,吧唧!以肯德基、必胜客为主营业务的中国,已经成为中国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扩张收购,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餐饮集团。目前旗下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塔克贝尔三大西餐品牌,小肥羊、东方小白两大中餐品牌,咖啡品牌COFFii JOY,并于今年上半年成功收购黄。
(目前百胜的品牌!中国)
01 百胜中国回港上市,大势下的选择?
-2020注定是金融市场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勒克金咖啡出现财务造假丑闻,然后是卖空,最后退市。看来这个爆炸性新闻只是个起点。于是,美国国会开始关注美国监管机构长期不审查中国股票公司审计底稿的问题。随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始收紧政策。此外,《外国公司责任法案》于5月在参议院正式通过 》开始实施,政策上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中概股公司的紧张感。政治环境也牵动着金融市场的神经。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公司大部分开始考虑回港二次上市。然而,不是所有中概股都可以顺利回港,港交所制定了几项条件,百胜中国正在符合条件的二三十家企业之列。

在此之前,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案例。阿里巴巴去年就回香港挂牌,网易,京东今年6月紧随其后,其中网易筹集了约210亿港元,京东筹集了约300亿港元,几家公司的股价均高于发行价。 动荡的局面没有影响市场对他们的热情,它们为后继筹谋回归的中概股提供了巨大的信心。据了解,携程和百度都已经在采访中透露回港的想法,华住会、宝尊电商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是时代的特征,同时,从百胜中国自身发展角度来讲,回港二次上市有利于缓解疫情以来的造成的资金压力和满足业务发展扩张的需求。
近日,百胜中国公开发布的二季度业绩报告,从财报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百胜中国业绩相对上个季度有明显的好转,但目前仍然处在恢复期,和往年数据同比仍处于负增长阶段。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的总营业收入为19.0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1.2亿美元相比,下降11%。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4亿美元下降到1.28亿美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为1.32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78亿美元下降26%。第二季度的有效税率为25.2%。每股摊薄收益从去去年同期的0.46美元下降到了0.34美元,降幅达26%。
此外,从销售额上来看,整个系统的销售额同比下降4%,其中肯德基销售下降6%,必胜客销售下降12%。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其中肯德基下降10%,必胜客下降12%。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百胜中国的业绩同比降幅明显,虽然上半年仍保持总盈利4.4亿美元,但同比降幅38%。百胜相关人员表示:“由于疫情的持续,公司未来的运营以及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可能会进一步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百胜中国一直在继续实施门店扩张的原计划,在新的业绩报告中显示:2020全年计划新开800到850家门店,资本支出将在5亿美元到5.5亿美元之间。
面对腰斩的利润收入和大量门店扩张的资金需求,百胜中国回港二次上市势必能减轻公司财务压力,助力后继发展。

(来源:官方Q2业绩报告)
截至昨日,百胜股价为54.25美元/股,市值为202亿美元。
02 会员制和外卖将成回春破局关键?
在今年惨淡的餐饮业中,百胜中国持续盈利,实在稀有。
- 会员粘性助力营业回春
目前,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2.65亿,2020年二季度中,会员消费占总消费比率分别是65%和53%。
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开始得并不算早,但是通过对客户的基本信息和消费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百胜得以得以开展更加有效的精准营销。比如在点餐APP首页称呈现客户常卖的产品,由分析数据推荐优选套餐或者类似口味新产品;通过会员积分制度换取优惠或者免费单品,进行完美的整合营销,增加销量等。客户关系的系统化管理,使得百胜中国的会员消费在2018年就达到了总消费额的46%,效益显著。
- 外卖撑起回春前路的半边天
肯德基、必胜客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外卖品牌之一,自疫情以来,外卖几乎撑起百胜营业的半边天。二季度报告中提到,从4月到6月整整三个月中,外卖销售额在肯德基总销售额中占比27%,在必胜客总销售额中占比35%,同比增长分别为18%和24%。包括外卖在内的所有数字订单在两家店的总订单中占比分别达到了86%和61%,同比增长62%和29%。
及时将营业重点转向外卖的策略,使得在特殊时期,几乎所有连锁餐饮行业遭受沉重打击,亏损严重的时候,百胜中国仍然能够保持盈利状态。
由餐饮行业几大协会在疫情期间发布的数据来看, 尽管餐饮行业的复工率在三四月份就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但是线下流量的回升仍然有限,营业额的回复仍然需要很长时间,外卖业务将在这段时间内成为餐饮行业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后疫情时代,甚至更远的未来,面对大量的上班族和宅家青年消费群体,外卖市场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百胜中国拥有领先于其它连锁餐厅的成熟的“中央厨房”系统,正是它的优势所在,这一特点必然在外卖市场持续发力。
03 老品牌的艰难转身:从本土化到多方合作
- 本土化思维驱动下,抓住中国胃的根
中国人在早餐上猎奇心理甚少,相比于汉堡薯条,早上更习惯于吃到熟悉的味道。不久,豆浆,油条,米饭,营养粥等特色中式早餐都出现在了肯德基的菜单上,这是早前西餐中式化里程碑式的一大步;面对中国人爱辣,肯德基推出香辣鸡翅、香辣鸡腿堡、劲爆鸡米花等;针对中国市场,相继推出老北京鸭肉卷,嫩牛五方、川辣双层鸡腿堡等类似中式风味美式做法的特色产品等等;
必胜客也屡出新片,麻辣小龙虾披萨、墨鱼汁披萨、咸蛋黄披萨等都是中国口味的代表。
- 跨界尝试,振奋餐饮行业的信心
疫情期间,百胜中国也从未停止创新和试验的脚步,正是不断的尝试与创新才给与了这个巨大的餐饮帝国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4月,百胜中国宣布与Lavazza,这个拥有125年历史的意大利殿堂级家族经营咖啡品牌,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在中国运营Lavazza咖啡的首家亚洲期间店。除了咖啡,这里还与米其林星级厨师合作,提供各种意大利小吃,使国内在意大利街头小吃的引进方面又进了一步。
这并不是百胜中国入局咖啡行业的第一次尝试,但是这次尝试做到了给在公共卫生事业中遭受沉重打击的整个餐饮行业,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实属难得。
- 入局新领域,植物肉汉堡面世
今年6月份,百胜中国与美国植物肉供应商beyond meat 合作,在旗下快餐厅推出植物肉汉堡,进入市场测试阶段。

其实,在2019年下半年的进博会上,人造肉汉堡已经首次亮相中国,随后天猫,饿了么,奈雪的茶也相继推出了国内供应商生产的人造肉产品,但未引起广泛关注和明显市场效应。此次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百胜中国的加入,对国内植物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中国植物性食品协会联盟秘书长薛岩表示,目前国内植物肉市场仍然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大品牌的入局能够帮助更多的消费者及餐饮企业认识植物肉,有效提升植物肉的市场培育速度和效率,对于未来国内植物肉市场的发展大有裨益。
04 扩店不停,西餐市场下沉掘金
在疫情影响下,今年不少快餐店,频频传来关店新闻,连锁餐饮界一片惨淡,麦当劳更是迎来2005年以来最差业绩。麦当劳已经宣布要关闭美国两百家门店,还要出售日本业务的部分股权;日本品牌吉野家也在上千家门店停业或者缩短了营业时间的尝试之后,7月底更是直接宣布要关闭日本本土100家店,海外50家店;
反观百胜中国的情况却相对乐观,仍在继续扩张。今年7月30号,百胜中国更是宣布旗下餐厅数已经突破1万家,肯德基功不可没。

(百胜中国的高管与员工在海南庆祝第10000家店开业,来源百胜官网)
今年百胜中国之所以相对较好,和它的整体市场布局分不开。同类品牌麦当劳将美国作为全球主要市场,2019年底全球近四万的门店有接近三分之一位于美国,今年美国疫情严重,直接给麦当劳带来了沉重打击。肯德基将门店主要布局在中国,国内洋快餐市场肯德基占据绝对优势。在3月底中国餐厅就开始陆续营业,开业较早,减少成本浪费。营业之初,麦当劳和肯德基同时推出大量优惠吸引消费者,肯德基又占据门店数量优势,吃了一波红利。
并且早在1997年,肯德基就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和物流基础,为门店的扩展早早打下伏笔。此外,肯德基并不执着于直营店,一直有大量符合条件的加盟商家也为肯德基的扩张提供了便利。
在一二线城市的西餐市场接近饱和的现状下,在国有大型中餐品牌海底捞等不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开发平价菜品的大环境下,百胜中国躬身入局,填补小城市场西餐空白,或可为其三十加的发展史开拓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