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快乐股海
来源:雪球
近两年来,“核心资产”的研究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个人认为,投资者不仅要关注核心资产股票,还要关注持有核心资产的指数基金。详情请谈谈我的选股思路和购买基数的经验
在持有核心资产的基础广泛的指数中,上证50的劣势是覆盖面窄(仅限于沪市),金融股比例高(58%),而沪深300的劣势是持股相对分散,沪深100介于两者之间。
还有沪深500和创业板50这两个大盘指数——持有中小股。就个人而言,考虑到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格局,从长期看中证500大概率是韭菜坟场,没有关注的价值.
创业板50的持股比沪深500好很多,但是创业板50也持有很多假科技股,所以个人认为创业板50只有风格切换时的投机价值,没有长期持有的价值。
那么,哪些基础广泛的指数基金持有核心资产最值得关注?我在下面小心拉。
一、几只宽基指数比较:个人看好中证100和沪深300
根据中国证券指数官网的数据,我简单整理了一个表格。如你所见,从最近五年的年化收益率来看,沪深100略强,上证50和沪深300略弱,沪深500的回报相当惨淡。原因很好理解。最近两年以蓝筹股白马为代表的大盘股涨幅最好。
上证50:上证50指数由上海a股中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只代表性股票组成,反映了上海股市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的股价表现。总体来看,上证50持有的股票大部分是金融地产股(61%),其中金融股占58%,尤其是十大尴尬股中,金融股占7%。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证50可以叫作银行指数了,金融股占比过高,覆盖面过窄(只限于沪市),失去了“宽基”的意义,也存在一定风险。
沪深300:沪深300指数由沪深两市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300只股票组成,全面反映了中国a股市场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在几个基础广泛的指数中,个人更看好沪深300,行业分布相对均匀(金融地产占39%),集中持有
te-entity-word" data-gid="18705825" qid="6595882662374675725">蓝筹、白马,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多中国”就是做多沪深300,因为这里集中了A股最优质的上市公司。
中证100:中证100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超大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如果只看前十大重仓股的话,中证100和沪深300完全一致,只不过中证100的持股集中度更高一些,基于最近几年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中证100近5年年化收益率最好的原因主要在这里。

不过中证100存在的问题是,这个指数相对小众,跟踪这个指数的指数基金大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也不大,部分中证100指数基金的流动性存在问题。
中证500:中证5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从中证500的前十大持仓股来看,大多质地比较差,关注的价值不大。个人选指数基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选指数基金就是选股票,底层资产是否优质,决定了这个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大小。

关于中证500这个指数,我前面也说过,考虑到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格局,从长期看这个指数就是韭菜坟场,没有关注的价值,喜欢做风格转换的投资者,关注它不如关注创业板50。
创业板50:选择创业板指(100只)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基本上囊括了创业板指里质地相对不错的股票,所以创业板50指数也被称作是创蓝筹指数。

创业板50的持仓股比中证500优质了很多,但是也持有不少伪科技股,所以个人以为,创业板50只有风格切换时的趋势投机的价值,没有长期持有的价值。
二、几只主要的宽基指数基金比较: 个人看好300ETF和100ETF
针对上述几只宽基指数,我整理一个跟踪这些指数的指数基金。个人以为,选指数基金需要看成立时间、基金规模、流动性和费率等几个指标。成立时间越早,规模越大(宽基指数最好在10亿以上)、流动性越好(日均成交额最好在1000万以上)、费率越低的指数基金,安全性肯定越高。

目前跟踪上证50的指数基金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跟踪中证100的指数基金主要有广发 $100ETF(SH512910)$ ;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主要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嘉实沪深300ETF(159919)和华夏沪深300ETF(510330);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基金主要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跟踪创业板50的指数基金主要是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

从上表5只指数基金最近5年的收益率情况来看,华夏上证50ETF(510050)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最好。基于第一部分得出的结论,个人以为300ETF(510300)值得中长期关注。
广发中证100ETF(512910)由于成立时间较短,数据暂时没有参考价值,不过考虑到跟踪指数中证100最近5年的年化收益率跑赢几个主流宽基指数,个人觉得100ETF(512910)不管是从持仓标的来看,还是从持股集中度来看,都值得长期关注。

三、沪深300和中证100的估值
蛋卷基金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沪深300的市盈率是11.83,近3年的PE百分位是43.49%,估值适中;中证100的市盈率是10.92,近3年的PE百分位是51.09%,估值适中。

我之前看到有人提到一个投资沪深300的简单粗暴策略:在3000点以下分批买入或定投,在3000点以上逐步卖出。这个策略存在一个小问题,目前沪指在2800点以下,但是沪深300和中证100的持仓股大多还在高位,并不便宜。
前面我说过,沪深300和中证100的前十大重仓股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持股的集中度不同。从这两个指数的重仓股来看,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五粮液、恒瑞医药等都在历史高位,目前回调并不多。如果按照3000点以下定投的原则,可能不太安全。原因很简单,“核心资产”的走势已经完全脱离大盘,有自己的节奏了,上证指数作为买入的参考指标价值在降低,但是作为卖出的指标还是不错的。
我觉得上述“简单粗暴的原则”可以进一步修正一下:即在PE百分位为30%以下的时候,一次性或分两到三次买入沪深300或中证100,在3000点以上逐步兑现,也许更为稳妥一些。关于买入时机的问题,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