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元起家2年赚300万
信不信由你,200元两年赚了300万。然而,CUHK的一名大三学生用他的聪明才智和高情商在两年内赚到了这笔钱。创业如何选择项目?他的名字叫潘。2007年他刚来广州的时候,口袋里只有200块钱。现在他是一个有楼有车的大老板。因为生意忙,一度想退学,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刚来当家教的时候,卖t恤赚外快。当时,只有22岁的潘出生在贵州一个小县城的工人家庭。原本一家五口靠的是在供电局当技术工人的父亲一千多块钱的月薪。2007年,潘考入地理与规划学院。创业如何选择项目?来到广州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不仅在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还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
当他在口袋里打工读书挣钱,仅有的200块钱去市中心准备面向世界的时候,百货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滨江东的“高价”房产,让他一下子失明了。“我要在这个城市奋斗多少年?”因此,当许多学生还在享受大一的校园生活时,潘开始赚外快,做家教,卖信用卡和t恤.
他意识到医院服务可以赚钱。2007年底,学校公开招标部分科室的医院服务定制项目,潘看到了商机。潘是第一个“碰敌人”。他从学生会的“哥们”那里拿到了竞标公司的名单,把那些公司作为客户一个个的叫过来,要不同质量衣服的底价。然后,他直接在网上查到了一些厂家的地址,主动上门和厂家谈生意。
在确定了学校服装的投标价格和供货后,潘私下分析了他所代表的服装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的优势,以获得印象。投标当天,他甚至熟练地以五家公司的名义参加了投标。最终,他这个“第一兄弟”居然赢了做了几十年生意的专家,放弃了学校服务项目。第一家医院服务业务虽然只赚了2万,但让他觉得自己在创业的路上。
潘文薇灵活的头脑可以见机行事。去年年初,潘偶然认识了一个做安全监控设备的商人朋友。这时候他才知道,在中学“朋友”家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过是竞拍安检设备而已。因此,潘成为双方谈判的桥梁,为这一单生意做出了贡献。中标后,他一下子赚了50万。
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汇了10万给父母,吓得母亲在电话里问了十几遍“钱从哪里来”。这几年,潘先后做了外墙砖生意,和朋友合伙开了酒吧,开始投资股票,继续用“第一桶金”赚钱。今年3月,潘还投资50万元在大学城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做生意要点:小资本不一定成就大。关键在于你的思维。
2、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
一年,农民孙谋去北京找工作。有一次,他和几个老乡一起上街,路过一个市场。他渴了,想买些水果吃,但那些水果的高价阻止了他们作为农民工。突然,他看到一堆日期。是他
" data-gid="16028213" qid="6542003862805419277">家乡的大枣。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5、6次。孙某这样做了半年,路也熟了。他不仅经营大枣,还开始经营山东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扩大,一步步红火,至今他已是闻名京城的山东土特产经销商,拥有资产上千万。
经商关键点:资本并非创业的惟一条件,人的贫穷,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贫穷。
3、不花一分钱就赚1万多
不花任何一分钱就成功贩运整车果菜的成功例子:96年的时候,我来到刚刚大开发的城市——广州市,想在这里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特长又是个生手的我,找工作总是碰壁。身上的钱所乖无几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吃饭也成了问题。我也不敢再住旅馆,晚上只有找张报纸睡在马路边了。我当务之急是让自己生存,再去找发展。人生地不熟的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一个肩挑李果的老汉走过来叫卖:先生:2元一斤,来点吧。什么?两元一斤??这在我家乡不过二三角钱呀!!!
我找到了水果批发市场,一问批发价也有1.2-1.5元的价,我惊得跳起来:老板,这东西我有很多,到我家乡来,我给你6角钱一斤怎样?水果老板:好呀,很乐意与你合作,我和你过去看看。第三天,我家门口张贴上一张收购李果的广告,上门售李果的人来来往往。这几天我赚了一万多元。尝到甜头,我常下广东。
经商关键点:找到正确的商机,不要错过时机下手,那么你就可以赚到第一桶金。看看,从些还做成许多类似的生意。让我积累一笔创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