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旁边的便利店很受学生欢迎,但是家长真的很讨厌。每天放学前后,学校旁边的便利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不是嫉妒人家生意好,只是觉得这样做生意不现实。不知道父母是否有共同的看法。这是怎么回事?
学校旁边的小店里只有三种主要的东西。学习用品,玩具和零食。学校用品没有问题,比如学校旁边的商店,铅笔和橡皮笔记本等文具,方便学生和家长。否则,当你在上学的路上想到没有作业书的时候,你就要多跑步,耽误时间。上学路上可以直接去便利店买,方便省心。作业本、铅笔之类的没关系。比其他地方贵,主要是为了方便。
但是店家的经营体验远不止文具,比其他店贵0.5-2元。他将每隔几天推出一个新玩具。学生少的时候,他会大力鼓励小学生买,教他们怎么玩。然后这些同学会带着它去学校和同学一起玩,放学后同学们会冲到这家店继续买这个玩具。一个星期左右,店家会再介绍一款玩具,先推荐给个别小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学校向同学宣传。这个方法也可以理解。人们做生意是正常的方式,但问题是同类简单玩具比100米外的大型便利店和超市多10元左右。毕竟小学生看到就想要。很多父母都是在他家被逼买的,因为孩子买不到,或者哭,或者和大人顶嘴。为了省心,家长也不乐意掏钱扫码。店主显然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的价格比远离周边地区的其他地方要高。即便如此,他们的生意依然火爆。很贵。差不多,现在的父母,一般80、90后,都不太在乎那几块钱,只是有时候太贵了。父母越纵容孩子,孩子越纵容店主,店主越为所欲为。
前几天一个《隐藏的图画》的书其实根本不是书,印刷质量很差。主要是让孩子在整个大图中找出框下所列的物品,但这些物品在大图中是以其他形式画出来的,不容易找到。其实这本书的创意还是挺不错的。为了让孩子更细心,更细心,大图中的很多物品都非常巧妙的隐藏起来,真的需要一些思考才能发现。尺寸和厚度基本上和我们小时候在绘本里找到的一样。它很薄。只是一本小书,店主10块钱卖。300米外的另一家店,有一次偶然看到的,因为是儿子买的,和儿子一起找图,所以记忆特别深。这家店的书和学校旁边便利店的一模一样,价格2元。我以为听错了,第二次问。不知道行不行。知道后觉得学校附近的便利店老板太残忍了。2元和5元的人可以接受,但是你直接去10元是不是太多了?
这件事之后,我观察比较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东西。文具1-10元,玩具最离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知道这样的暴利是否被很好地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