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00后的代表人物事迹,关于00后的素材资料

图为李华。李爱平

图为李华。李爱平

通讯:中国“00后”失学女诗人成长记:用“自修”照亮别样人生

乌兰察布,中信。中国“00后”校外女诗人的成长:用“自学”照亮不同的人生

Zhongxin.com记者李爱平

“我见过野草/所以我在冬天/我路过村子/所以我只能变成一只鸟/三天,送妈妈一天/做成布/让她擦洗掉了很多年的白头发/给爸爸一天/烧到日落/让老农提前一个小时完成六条沟的山路/最后一天……”

“这是我写的比较好的,投入了很多感情。”5月13日下午,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张家湾村的“00后”女诗人李华(笔名焦姣)在谈到这首诗时如是说。

这首名为《三天过完十六岁》的诗之所以引起外界的关注,是因为李华不仅有杰出的诗歌才华,而且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经历。

图为李华的书架。李爱平

“我真的很想去上学。”在接受Zhongxin.com采访时,这位“00后”女孩无奈地说,“因为我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我的童年是在一个荒谬的环境中度过的。”

"我必须服从我的母亲,在她的视线之内."李华说:“这也让我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在没有书读的日子里,李华的爷爷想过让她读,于是找了一本小学课本,却没想到“老师”是她的妈妈。

“我妈以前是私立学校的老师。她可以教我拼音、单词、初等算术、方程等。她醒着的时候。”李华苦笑着介绍了这段经历。

在不间断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中,李华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充实。

“我用表哥的旧手机看了很多电子书,遇到了萧红、鲁迅、王小波、里尔克、莫言、余华等。”李华说:“我渐渐想到用笔来表达我的感情,最好的方式是诗歌和散文。”

与外界的第一个联系是李

华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她将自己略显稚嫩的诗作、散文发到一个文学群里,没想到被诗人徐厌等人所发现。


徐厌将她的散文《农村的猫》刊登在《内蒙古女子散文双年选》中。她后来创作的《我家的动物世界》也被登载在内蒙古纯文学杂志《草原》上。


出众的文学天赋,加上被外界赏识,李华的经历被更多人所熟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目前她加入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截至目前,她已在《诗刊》《中国校园文学》《西南作家》《特区文学·诗》等诗刊杂志发表20多首诗歌、散文。


诗歌评论家霍俊明说:“有了诗歌这一特殊的说话方式,晓角在生活和诗歌之中就找到了一个入口和平衡点。这使得诗歌对她的生活起到了安慰剂和对话者的功能,自我和自我争辩产生的是诗。”


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杨瑞芳老师受访时说,李华的天赋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失学诗人”,希望社会能给予更多关注。


今年5月2日,中国著名诗人侯马等人得知李华的境遇后,专程赴张家湾看望李华,鼓励李华勇敢生活,能有更好的未来。


侯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社会有责任,也应该有机制创新,给这样一个特殊孩子机会,使她能健康成长、自食其力,甚至在我们这样美好而伟大的时代,让她的文学才华有美好而重要的成就。”


李华的事迹经媒体传播后,内蒙古教育部门已在考虑如何联合社会各界为其母亲治病,并设法帮助李华解决未来的上学问题。


知名作家、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安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李华能够在社会的关爱下,冲破生活的困境,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开拓,真正像萧红一样,不拘泥于生活的磨难,而是从人生的困境中,提炼出文字的光来,这光虽然微弱,却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


“我真诚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像她一样有才华的孩子,为他们的前进劈荆斩棘,清扫障碍。”安宁说,李华之小,是生命的小,也是生命的大,一粒微弱的种子刚刚萌芽,唯有细心呵护,唯有帮她解决实际的生活困境,才能成就她更为持久的写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