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银首饰重生
如果查一下关于银饰的资料,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文字:“银饰有千年历史;传统的银首饰,除了老人和小孩,仍然用于装饰,失去了人们所拥有的意义地位,不再受年轻人的喜爱。”
似乎银饰已经远离时尚,成为土气的代表。
但90后显然不这么认为。
银滋润却不张扬,可塑性强,有几千年的科技历史,自古以来就是贵族的代名词。
这么好看又有内涵的素材怎么能忘记呢?
不是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只是遇到的方式不对。
明明从小跟着爷爷的手艺,对银饰情有独钟。大学期间,我琢磨了一下,做了很多原创的银饰,周围的朋友都放不下。这启发了明明,不是年轻人不喜欢银饰,而是银饰玩的方式不对。
显然,做银饰作坊的想法就产生了。
成长在物质富足时代的年轻人,关注的是“走神”,关注的是在其中度过的思想和时间。
给朋友或自己做一个装饰品总是有特殊的意义。
而且,生活节奏快,闲暇时间做手工,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手是我们最可靠的工具,我们用自己的手做出来的东西是我们与世界的纽带。
明明的银工艺品作坊自然是爱不释手。小情人们,时髦的潮人们来到这里,拿起喷枪和锤子,学着做盘子和焊接盘子,把他们做的装饰品作为最有意义的东西的珍宝拿走。
古老的银饰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新的活力。
传承的意义不是拘泥于规则,而是让古老的文化适应现代的社会火。在新时代,
活下来,让年轻人爱上它们。明明做到了。
二、关于叁肆手造
叁肆手造的名字很有意思,取义一三一四,陪伴一生一世。
这家以银饰为主的手作坊,本来就是浪漫的爱情结出的花朵。
明媚、有着甜美笑容的明明从黑龙江而来,在临沂遇到了朴实的老王,留了下来。
明明想开一家手作坊,分享和传递生活中的温暖。
老王说,好吧,你想做就去做吧。于是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十万块钱,开了第一家店,选址于时尚花街。
老王也辞了职,帮明明打理工作室,于是,明明成了叁肆手造的老板,手把手教零基础的客户们做银饰,老王成了老板公。他们还领养了两只猫,一只叫招财,一只叫进宝。一只胆子大,另一只特害羞。
害羞的那只不愿意出镜
最喜欢他们工作室的壁炉,火呼呼的,暖气热腾腾的,下雪天,在炉火旁敲小锤,把银块打的叮叮当当,再把喷枪烧的突突的,然后呷一口热茶,怡然自得,做出来的饰品都饱含着惬意。
卡地亚我都不稀罕,再昂贵的商品都像克隆品,千篇一律,可是,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却是独一无二,它里面有花的心思,有付出的时间,有满满的深情和浓浓的爱意。
还有做的时候,偷偷溜进去的冬日的雪和春天的阳光。
这个时候去做,还可以把暖暖的炉火藏进去,再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事情了。
明明说,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在拼命赚钱,她也在拼命,不过是在拼命去探索美好的生活,做做手工,撸撸猫,看手作给别人带来幸福,生活变得格外有意义。
叁肆手造里,有抽出一周时间给自己做一个镯子的大妈,也有带着想法,让明明给设计对戒的小情侣,这个一百来平的空间里,留下了不知多少温暖的故事。
明明和老王还有两只猫见证了这一切,他们收藏了无数的幸福和快乐,成了这个城市小小角落里,最幸运的两个人儿和两只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