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都逃不过融资这个话题。作为创业者,还需要了解投资者的视角和心理,才能保证你说的是投资者真正关心的。然后“投资人会如何分析一个创业项目?”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作者有过投资创业的经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话题的见解。首先,给文中提到的创业项目下一个定义:如果是互联网方向的,那么就是前期。除了评价标准之外,项目本身是不能用好与坏这样的词来描述的,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好与坏这样模糊的词是不合适的。只能说项目的暂时状态是什么,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分析一个项目,可以大概分成以下几个维度:
一、团队强弱
这个实力是具体的,匹配项目本身的方向和使用的模式,是强是弱,包括创始人的经验,专业性,他是否曾经创造过一个行业或者足够的互联网经验,团队之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匹配。具体来说,创始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经历,以及创始人之间的关系是否稳定都是可以考虑的。创业项目前期,投资人主要看团队,之后才是数据、利润等指标。
二、市场大小
这个规模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股票的规模,也就是现有市场目前有多大,是100亿还是1000亿;一个是增量大小,有多大的延展性,未来随着发展变化会有多大;还有一个就是从小变大的速度和方法。业内人士常说的“风口”,就是市场本身很大,是一个增长迅速的巨大增量市场。创业项目选择大市场自然会更有想象力,Reebs解释的很清楚。
三、频率高低
用户使用频率的高低也是一个参考维度。一般来说,高频比低频更有优势。从高频需求出发,可以带动低频需求。比如在滴滴打车之前,就很容易渗透到相对低频率、小众的租车市场。因为高频产品在粘度、使用习惯、数据积累等方面都会更好。当然,高频和低频也要看什么产品。买房不能是高频需求。这种频率低、客户单价高的产品,没有这种判断意义。
四、模式轻重
模型权重指的是一个项目。就采用的模式需要投入资源的程度而言,O2O比纯互联网更重。比如JD.COM,淘宝都是电商。在JD.COM,仓储和物流更为重要。淘宝只是一个平台,所以比较轻。哪个模式好,具体产品实施,一般来说,重项目投入多,复制慢,轻项目投入少,复制快。但这并不意味着轻就更好,还取决于如何给用户合适的用户体验,轻与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产品是先轻后重,所以具体程度取决于创业者的策略是什么。
这四个辩证维度是分析一个项目很好的参考,但并不意味着只看这四个维度就能全面分析一个项目。比如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竞争环境如何?项目的核心壁垒是什么,如何防止巨头介入?等等。因此,专业投资者在分析一个项目时,需要有一个收集、研究、调查、访谈、总结、循环、不断颠覆认知的过程。看一个项目就像预测未来,其实很难;对于创造未来的创业者来说,学会像投资人一样深入思考分析,跳出项目去看项目,也是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