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喝一碗美味的羊肉汤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壶关羊肉汤是长治当地著名的传统美食,郭羊肉汤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走进享有“中国老字号”、“百年郭氏羊肉汤之家”美誉的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楼顶竖立的这八个大字异常醒目。
一家百年老店吸引顾客
“北太行山,难何载巍巍!羊肠弯曲,车轮毁坏……”这首《苦寒行》是东汉末年曹操征服高倩时写的一首乐府诗。诗中的羊肠坂属于壶关县,壶关的羊汤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传闻曹操在壶关守将高倩北伐壶关时,到了太行山大峡谷,没了马匹和粮食。在严寒的时候,一位老人来到一大群山羊前,而饥饿的曹骏正在宰杀绵羊做汤。吃完后,我神清气爽,一口气爬到了太行山顶。从此,曹操煮羊的方法在壶关人中间流传开来。
忽必烈南下时,壶关羊汤已由郭氏传入中原。吃了郭做的羊肉汤,心情舒畅,赞不绝口。至此,郭羊肉汤广为人知。
虽然这个传说无法考证,但是壶关羊汤有这样一句话,它起源于魏晋,流于元明,盛于清末,叫今。
1897年,壶关羊肉汤的生产技术始于壶关县古托村郭家。第一代传承人尤果在壶关县雁子池设立了德兴羊肉汤堂,以几种珍贵的中草药为调料,以独特的生产秘诀,提高了羊肉汤的品质。后来,通过口耳相传和手把手的传授,羊肉汤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儿子,1939年,德兴羊肉汤馆的招牌改成了郭的羊肉汤馆。50年代,郭羊肉汤被并入民兵招待所(今壶关县宾馆)。1982年,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再次在壶关县开了“郭氏羊汤馆”,并把郭氏羊汤的制作技艺传授给了四儿子郭国芳。1992年,郭国芳接管了父亲经营的“郭氏羊汤馆”,成为新一代掌舵人。
郭的羊肉汤制作工艺,继承了传统手工“相、宰、褪、补、洗、煮、炖、炒、剁、包、勺”的制作工艺,提炼形成了“一预、二炖、三热”的烹饪工艺。它最大的特点是全羊在一碗汤里品尝,即一碗汤里含有炖羊肉、第一刀肉(羊血)、羊头肉、心、肝、口条、肚切成条、块、块,甚至羊的骨髓。加上二十多种祖传秘方,浸在老汤里。”山西国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说。
随着郭羊肉汤越来越出名,越来越多的顾客来到这里,客人的范围也扩大到长治市以外的地区。
地方名菜走向产业化
站在生产羊肉产品的山西石国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车间二楼,透过明亮的大玻璃,一楼生产车间的每个角落都一览无遗,每一位工人师傅都头戴白帽、身穿白衣、脚蹬白色雨鞋、戴着口罩在生产车间内忙碌着。去年刚引进的全自动真空包装设备正全力运行中,一袋袋包装好的产品从机器中传送而出。“为了使壶关羊汤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郭国芳于2001年创办了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开始将郭氏羊汤从饭店餐厅搬到了现代化食品生产车间开始批量生产。郭国芳与专家们共同探讨,并亲自组织科研攻关,编制出了产品生产的企业标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设备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严格按照标准成功生产出袋装郭氏羊汤,使这一地方名吃走向了产业化。一个个袋装或桶装的‘郭国芳’郭氏羊汤,通过沃尔玛、家乐福超市走向了全国。”郭涛说。
经过多年研究创新,现如今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全羊汤、羊杂汤、羊肉粉丝汤、羊杂粉丝汤四大系列20余个品种。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公司通过品牌整合,先后注册了“郭国芳”“郭氏”“郭氏羊汤”“郭大厨”等商标20多枚。其中“郭国芳”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郭氏”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加盟店铺遍及省内外
3月24日,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展厅内灯火通明,一块块代表着荣誉的奖牌铜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各式各样的产品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展厅内的郭氏羊汤样板店,处处体现着古朴大方的装修风格。
“2011年6月,我们设立了郭氏羊汤餐饮文化管理中心,专门从事郭氏羊汤复制连锁店、推行加盟店的管理服务,目前已有店铺37家,遍及长治、晋城、郑州、安阳、林州、邯郸等地,所有店铺都参照这个样板店的风格装修。”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乐源介绍说。
目前,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食品研发、食品加工、餐饮连锁加盟、基地建设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总资产2.1亿元,拥有员工8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2人。从事羊汤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研究的工作人员173人,每年用于这方面的经费达370万元以上。
“公司拥有省级传承人郭国芳,市级传承人郭树义、郭国庆、郭光辉以及县级传承人共12名。他们正在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主动地保护、传承着羊汤制作技艺。”王乐源说道。
“以德兴业、以勤持店、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这是第一代传人郭有则在1897年创办“德兴羊汤馆”时,挂在店里的经营承诺,这个承诺在历史的变迁中,从实物升华为灵魂,凝结成了郭氏家族的文化,并深藏于郭氏一脉的血液里,正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李志江
(责编:candy、李琳)